首页  »  县区之窗  »  山阳县

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2021-10-26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讯(蔡铭 刘莹)近年来,为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各有所长、处在基层、贴近群众的先天优势,山阳县城关街办注重发挥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示范带动作用,强化“清”“准”“显”三举措,撬动更多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突出人才底数“清”。城关街办重点对各类“土专家”“田秀才”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建立种植核桃、水杂果、生猪养殖等农业产业相关的90多名乡土人才信息库和3个农业人才示范基地;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固定远程教育日等形式,组织乡土人才中的一些致富典型现身说法,宣传、推介致富经验和技能,通过看典型、学经验,找不足,激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

  做到人才培养“准”。城关街办邀请县林业局、农科教中心等部门专家授课,举办6期种养殖培训班,培训农村实用人才5600多人次;积极为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和公益性岗位人员提供良好的平台,选派其中18名同志为村(社区)党建指导员、农技指导员和政策宣传员;聘请县林业站党支部书记王锋为核桃扶贫互助合作社技术总监,山阳县恒瑞肉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鲁保存为生猪养殖扶贫互助合作社技术顾问。

  注重带动成效“显”。该街办依托乡土人才群众基础强、人脉好、素质高、掌握技术快的优势,在乡土人才中培树出生猪养猪能人叶铁栓、食用菌种植能手张三运和中药材种植大户李植富等30多个先进典型;延伸推行“双诺双践双评”工作机制,乡土人才承诺为帮扶贫困户找准致富门路、解决致富困难,当好致富“领头羊”,联系贫困户承诺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主动抓好产业发展,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通过能人大户的示范带动,全办已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1800多亩,水杂果种植基地2000多亩,年出栏生猪2.5万多头,不仅有效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 相关阅读
  • 山阳综合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本报讯(张亚男 张娟)山阳县以金钱河、银花河等重点流域,政府所在地、移民搬迁小区、中心村和农村黑臭水体等重点区域,扎实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项目建设,县域内水体生态环...

    时间:10-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