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山阳县

种下羊肚菌 踏上致富路

种下羊肚菌 踏上致富路

2022-04-26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通讯员 王荣金

  村民在收获羊肚菌

  春暖花开的四月,笔者来到山阳县杨地镇西山脚下的金钱河畔,只见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密密麻麻地生长着羊肚菌。

  村民何德福说:“这可是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羊肚菌,鲜货一斤能卖上百元,干货每斤可卖六七百元。我这10个大棚,别看占地就是上10亩,

  也许今年能收入30万元左右呢!”

  何德福是杨地镇海螺宫村村民,前多年他在村上牵头成立了山阳县德福权茂农牧种植养殖合作社,带着村民发展种植天麻、丹皮、白及和养殖蜜蜂,让村民获得了可观的收入,成了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几年前,杨地镇西山村曾经建设大棚发展红油香椿,但由于技术和市场问题,收入不理想。西山村通过镇党委、政府和包扶单位牵线搭桥,联系到何德福,协商把这些大棚出租给他,看他有啥办法能让这建好的大棚发挥作用。

  何德福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多次科学论证,联系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门从事羊肚菌生产研究的王坤教授,请其到山阳考察。带着试一试的态度,何德福和王坤教授协商,以共同投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方式,利用这些大棚发展羊肚菌。羊肚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上的羊肚菌价格不仅昂贵,还供不应求。

  喜欢尝试、探索的何德福一开始计划在西山村发展羊肚菌,就有好心人劝他不要冒这个险,并举出周边多个在发展羊肚菌路上“栽跟头”的例子。何德福认为,自己的决定是经过外出考察、学习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又是经过专家论证,在教授指导和协商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成功的概率还是很大。

  2021年,何德福在西山村租下10个大棚,动员7户村民参与羊肚菌种植。在王坤教授的指点下,何德福亲自上阵,一丝不苟维修大棚,购置灌溉设施,安装控温系统,平整土地,起垄下种,控制棚温、湿度、光照。

  遇到小问题,何德福通过电话联系或者视频连线王坤教授。遇到大问题,王坤教授就翻越秦岭,来到郧岭西山脚下,现场研究解决问题。

  平日里,何德福还常邀请外地羊肚菌基地的技术人员来大棚现场指导,互相交流学习。通过科学管理,严格控制湿度和温度,人工调整温差刺激,及时喷灌催菇水,特别是在天气变暖、棚里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何德福及时为大棚降温,确保了菌菇健康生长。

  经过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何德福的羊肚菌产业越来越好。如今,放眼望去,偌大的大棚里,羊肚菌个个生机勃勃。

  在这样一个相对低海拔的地方发展羊肚菌,咋样获得成功?

  何德福说:“这正是目前王坤教授致力研究的一个课题,就是希望通过人工调试,控制小环境,让这个稀有的宝贝能在我们这一般的地方生长,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使羊肚菌这珍稀东西早日满足平常百姓的生活需要。”

  何德福说:“发展羊肚菌是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项目。当然,成功了,也是高回报项目。目前,若算上大棚等各项投入,10个大棚的种植、管理费用达到12万元,仅给务工村民发放工资就有2万多元。”

  羊肚菌种植已初获成功,大棚里的羊肚菌长势良好,陆续进入采收期,订购的人络绎不绝。

  “今年,这里的羊肚菌丰收基本上是钉钉子了!”来自安康市一羊肚菌基地的技术员熊家富说,“第一年种植就有这么好的收成,这说明何德福不仅管理做得好,还说明这里环境非常适宜羊肚菌生长。”

  目前,当地政府和包扶单位将通过政策引导和联手扶持,积极通过实验发展反季羊肚菌,真正把羊肚菌产业做大,让村民多一项致富的产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 相关阅读
  • 山阳创新举措抓实党员普遍轮训

      本报讯 (通讯员 吕 龙 万祖军 万 路)近期,山阳县积极探索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紧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题,紧盯推进“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重点任...

    时间:04-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