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山阳县

杨家湾村支部引领产业兴

2022-06-21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通讯员 宁 坤

  初夏,走进秦岭深处的山阳县小河口镇杨家湾村,只见蜿蜒的公路两旁,五味子、黄精、苍术、连翘等中药材长势喜人。

  沿着公路,笔者一行来到杨家湾村五味子标准化种植基地,看到村民正在忙着清理杂草。“我在基地务工,每天能挣80元。春秋农忙时都有活干,再加上流转给基地的两亩地分红,我每年务工和土地分红能拿到近6000块钱,还能照顾家里娃上学,对我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村民牟德意说。

  走出基地,迎着拂面的微风,踏着崎岖的山路,我们先后来到杨家湾村胡家沟、青岩沟、寨子沟组,一路上只见漫山遍野随处可见的连翘枝头已经挂满青果,地里成片的苍术、黄精药苗迎风招展。

  “以前,我们村大多数人常年在外务工,坡上、沟里好多地常年闲置撂荒,地里到处长满草。现在,村里带头发展中药材产业,建起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带动大家在闲置撂荒地里种上了连翘、苍术、黄精等中药材。按现在的市场行情估算,我家今年仅发展中药材就能收入2.3万元,真的是荒山变成了金山!”说起村里发展中药材带来的变化,小沟口组村民程明有笑得合不拢嘴。

  一项好产业就是一个致富的希望。近年来,杨家湾村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条件优势,紧紧围绕“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思路,坚持“打好生态牌、念活山字经、走宽联农路”的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把中药材种植作为主导产业,将中药材种植与乡村振兴、“三百四千”工程、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引进山阳县鼎盛中药材种植合作社,采用“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整合本村土地、集体经济、人力资源等优势,高标准打造杨家湾村五味子种植示范基地。村上按照“高矮间套、长短结合”的经营思路,在五味子田间套种黄精、苍术,兼顾了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

  山阳县鼎盛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前期投资45万元,提供种苗、技术等支持,并承担产品的培育、回收、加工。杨家湾村党支部投入12万元集体资金入股参与经营,并组织本村劳动力负责平时的管护工作。51户农户将103亩通过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分红。通过集体经济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安置当地群众就业,村集体每年可获得分红3万元、农户分红6.8万元;平时能吸纳32人就近务工,人均年收入3000元以上。

  在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下,杨家湾村党支部鼓励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种植户流转荒山荒地,引导规模发展连翘、五味子、苍术、黄精为主的中药材种植。村上通过优先吸收脱贫户入股、优先指导脱贫户种植、优先安置脱贫户务工、优先销售脱贫户产品,积极落实入股分红增收、流转土地增收、吸纳务工增收、带动种植增收措施,将群众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目前,全村共流转荒地36户162亩,群众土地租金年收入4.9万元;带动166户群众发展连翘、黄精、苍术共1100亩,年产值90多万元;合作社、家庭农场累计吸纳80多人次就近务工,累计发放工资7.9万元,初步形成了“头雁领飞、群雁伴飞”的共同致富效应。

  • 相关阅读
  • 山阳救助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

      本报讯 (记者 肖 云 通讯员 张 健)近日,山阳县林业局接到南宽坪镇农综站站长电话,称其在银厂村下乡途中,发现一只不能飞翔的“大鹰”跌落在路旁的沟河边,他和两名路过的群众已将这只“大鹰&rd...

    时间:06-22
  • 默默躬耕三十载 档案战线“老黄牛”

      本报通讯员 陈 锋 涂正英  他30年如一日,专注于档案工作,默默地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在档案工作第一线,成为省、市档案系统一头成绩斐然的“老黄牛”,他就是山阳县档案馆党支部书记兼副局(馆)长...

    时间:06-22
  • 山阳抓实抓细千名党员驻村兴农

      本报讯 (通讯员 万 路)今年以来,山阳县紧扣实施“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抓实抓细“千名党员驻村兴农”工程,持续选优管实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

    时间:06-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