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山阳县

投身抗疫一线 传递师者能量

2022-09-06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记者 李 敏 通讯员 胡志玲

  疫情发生以来,山阳县城区第二小学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要求,成立五个志愿服务小组,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战“疫”一线扬起了一面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的二小旗帜。

  从教师到志愿者,从教室到疫情防控点,改变的是工作场地和内容,不变的是责任和担当。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城区二小16名教师不讲条件、不怕困难、不惧危险,尽职尽责、认真完成测温登记、核酸扫码、入户摸排、物资配送等工作,“敲门”“询问”“登记”这三个动作,他们不知重复了多少遍。

  8月25日,队员崔英杰在排查中发现,有一名外地口音的女子被隔离在此。经询问,该名女子是通过“西部计划”刚刚招录到山阳县实习的大学生,这几天也在积极地做志愿服务,结果却因为居住的地方变成高风险管控区,只能在家隔离,吃饭成了最大的问题。在了解情况后,崔英杰立即向王艳莉、张新彬作了汇报,大家高度重视,当天下午便为这名志愿者送去了生活物资,第一时间解决了吃饭问题。“疫情突发,她能积极响应号召参加志愿活动,如今她有困难我们也要鼎力相助,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王艳莉说道。

  8月27日,队员张祥在入户过程中了解到一名吴姓外地人被困此地,家里早已没有食物。得知情况之后,张祥及时向王艳莉报告。王艳莉立即组织人员把方便面、饮用水等物品送到他手中,为他解了燃眉之急。做好防疫工作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还需要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疏导。

  8月28日晚,“有位妇女突然从家里跑出来了!好像是和家属吵架气不过出来的,劝不回去这可咋办呀!”片区巡查员愁眉苦脸地说。王艳莉在听到之后,立即拖着疲惫的身体带领两名志愿者前往事发楼下协调解决。“已经封控13天了,现在是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期,群众容易焦躁,无论如何咱们都得把这个事情给处理好!”王艳莉边走边说。在事发现场,了解具体情况后,王艳莉立即化身知心大姐,对该夫妇进行了心理疏导,并劝告特殊期间一定做好个人防护、听从政府安排。经劝导,夫妇二人意识到自身问题,承诺一定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可不可以帮我把垃圾带到楼下?”“我家没有菜了怎么办?”“什么时候解封啊!”“咋还要做核酸啊!”“家里小孩奶粉快完了。”“能不能帮我买个药?”……这是志愿者每天都会被问到的问题。于是,志愿者上门核酸采集时顺手帮住户丢个垃圾,物资配送时和他们隔着大门拉两句家常,冒着秋雨把药物送到病患手中……他们的付出群众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纷纷通过微信对他们表达谢意。

  既为小家,也为大家。在这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有太多平凡人的身影值得铭记,有太多暖心的举动让人泪目,有太多群众的认可鼓励着每一个投身一线的抗疫人员。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场战“疫”,很快就会迎来最终胜利!

  • 相关阅读
  • 让农民收入更上一层楼

      本报通讯员 张 宏  美丽乡村法官庙村  为切实解决困扰搬迁群众生活的“菜篮子”问题,法官镇实施了爱心菜园项目。目前,400块菜园已免费分配到户,搬迁户抢抓节令有序点种时令蔬菜。  举办传统农...

    时间:09-06
  • 战“疫”一线“父女兵”

      本报通讯员 蔡 铭  在山阳县城关街道下河村,有这样一对“父女兵”,他们并肩作战、防控疫情,以实际行动支援家乡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就是坚守在战“疫”一线的张金玉和张秀丽。...

    时间:09-06
  • 坚守“疫”线践初心

      本报通讯员 吴淑云  一个体温计、一身防护服、一盒鸡蛋,还有米面油……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每天为居家隔离的居民送去生活必需品,随访健康状况,为居民提供引导就医、转诊、咨...

    时间:09-06
  • 驻村帮扶同战“疫”

      本报通讯员 王帆 杨帆 周霄  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山阳县天竺山镇僧道关村工作队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与村“两委”会班子成员一起以最快速度、最实举措迅速投...

    时间:09-06
  • 漫川关镇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

      本报讯 (通讯员 薛 贞)9月5日,迎着第一缕阳光,在山阳县漫川关镇,一群穿着防护服的“大白”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背着蓝色消毒箱,穿梭于漫川关镇的大街小巷,有条不紊地进行全面消毒,为恢复生产生活秩...

    时间:09-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