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部署 齐抓共管 夯实基础
为适应“六五”普法依法治区工作的需要,区委、区政府成立“六五”普法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领导小组议事制度,各级各部门都成立了相应组织,确保工作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制定《商州区“六五”普法依法治区规划》,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明确“六五”普法的目标、任务、重点、方法和步骤。召开专题动员会,全面部署“六五”普法依法治区工作。分年度制定工作要点(计划)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标考评细则》,层层分解任务,签定目标责任书,夯实工作任务。
区政府始终坚持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来实施,把普法依法治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发展考核等综合评价体系。区委书记张盈安、区长张国瑜及历任领导高度重视,曾多次分别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研究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区委副书记王浩,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贾建刚,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录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井万民,区政协副主席赵仲丽以及其他区级各位领导,也都十分重视普法工作,经常深入实际,检查指导,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各单位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的原则,认真落实行业普法工作。建立健全工作联系点,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开展工作。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每年组织人大代表进行调研视察,专题审议“六五”普法规划落实情况,区政协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通过工作调研、督导检查等方式,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促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整体推进。
区上建立健全529人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络员队伍、18人的普法宣讲团队伍和72人的志愿者队伍,具体负责工作联络点和普法宣讲工作。各镇办、各单位在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的基础上,确定320人的普法宣传骨干和1200多人的宣传员队伍,做到区有宣讲团、镇有宣传队、村有普法骨干、组有宣传员,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普法组织网络。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将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全区各级各部门自“六五”普法以来共投入普法经费650多万元,为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2012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共投资300余万元,实施以“118”工程为主要形式的法治文化建设,在杨峪河镇下赵塬社区、大赵峪办事处冀村、大荆镇周岭、沙河子镇柴湾社区、黑龙口镇闵家河等地建设了3个法治文化广场,5条法治文化宣传街,4条法治文化大道,8个法治文化大院和6所法制学校。目前,全区80%以上的镇办、村和社区建有固定的宣传阵地;开辟网站法制宣传教育栏目,方便网民学法;区司法局开通了手机普法短信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知法学法途径;投入30多万元,组织征订领导干部、青少年和干部职工学法读本20万册,发放到重点普法对象手中,充分满足重点对象学法需求。多层次全方位的普法宣传使广大市民不论在游园休闲、健身娱乐还是在田间地头、桌前床旁、走巷窜门都能感受到法治文化的存在,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突出重点 多措并举 全面提升
以“送法进机关”为载体,狠抓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着力提高决策水平。将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纳入年度考评和晋升考核,领导干部述法纳入年度述职内容,建立健全中心组学法制度,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始终坚持会前学法半小时,区委常委会还实行了局长讲法制度,确定每月由一名行政执法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向参会人员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建立每月一次区委常委会议集体学法讲法制度,区人大常委会制定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邀请省市法学专家对科级以上干部,特别是区委中心组领导干部进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法律知识讲座,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区司法局坚持每月为全区科级以上干部发送常识性、警示性、提示性普法短信,有效提升了领导依法决策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