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讯(冯庭记)商南县强化领导,创新举措,不断创新普法形式,拓宽普法工作覆盖面,确保“六五”普法依法治县顺利通过验收。
一是加强领导,推动依法治县。调整充实了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将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县进程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的通知》,召开会议对“六五”普法各项工作进行周密部署,与各镇、各部门签订了普法责任书,明确了职责和任务,做到普法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制度“四落实”。
二是健全制度,推动依法治县。建立了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错案和执法过错追究等制度,完善了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制度,强化人大、政协和新闻媒体监督作用。成立了党务政务服务大厅和非紧急救助中心,实行一厅式办公、一条龙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树立阳光政府形象。目前,全县9镇1办、84个县直单位全部推行了政务公开制度,建立政务公开栏388个、办事大厅25个、便民服务中心17个,设置电子显示屏32个、电子触摸屏8个、公告牌142个,开通网站27个。
三是规范用权,推动依法治县。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不断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先后推行了经济责任审计、任前公示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布等制度,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有效解决了少数公务员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全面推行办案责任制、重点岗位权力分散制、案件复查制、错案追究制等,实行审务公开、检务公开,充分体现了“司法为民”宗旨。
四是扩大民主,推动依法治县。制定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标准,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建立了“五组三会”基层自治组织,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完善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四项制度,实行村务公开,保障了村(居)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促进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五是专项治理,推动依法治县。制定了各行业系统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公安、工商、税务等13个部门,分别对商业门店、土地管理、文化市场等领域进行专项治理,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开展基层治安防范网络规范整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创新等活动,集中化解涉及特殊人群的社会矛盾,切实解决特殊人群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特殊人群帮教工作格局,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六是典型带动,推动依法治县。结合县情实际,组织开展了“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法治镇”、“法治校园”、“民主法治示范村”、“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推动法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向高端延伸。目前,全县先后评选出“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和“法律六进”工作示范点45个,法治镇2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8个,法治校园10个,诚信守法企业5个,考核评定依法行政示范单位3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