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讯(刘欣) 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局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单一性管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转变对全社会粮食企业的管理,为了及时适应角色转换,做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在履行好社会化粮食流通管理职责职能的同时,全面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着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切实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商南县粮食局总支委员会随之转变角色,高度重视豪迪集团、朝阳集团等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认真做好教育培养关键环节,积极培养选拔入党积极分子,为非公企业党员队伍引来了源头活水。选对“点”、选准“面”、选好“线”,突出“优、宽、育”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
选对“点”,突出“优”字。以重品德、懂技术、有文化这个切入点,从抓非公企业生产一线、女职工和优秀技术能手入手,调动和激发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员工入党的积极性。各非公企业党组织还主动把握党员发展的主动权,向非公企业党支部、党小组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把培养教育发展工作“关口前移”,主动把一批年纪轻素质高、技术精能力强、有觉悟求进步的优秀分子 “领进门”。
选准“面”,突出“宽”字。企业党小组推荐、工会组织推荐、车间推荐、职工代表联名推荐,把政治坚定、业务素质好、向党组织提出申请的非公企业管理和一线中的优秀分子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选好“线”,突出“育”字。针对非公企业入党积极分子不同岗位特点,延长非公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链条。
1、压担子。努力创造条件坚持“把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原则,把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交给他们,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2、灵活培训。针对非公企业生产特点,培训时间不能保证的状况,建立“自学为主以考促学、集中辅导以会代培”的方式,同时组成入党积极分子巡回演讲组,以总支机关党建工作骨干为成员授课组,定期进行培训。
3、动态管理。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党建指导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人本人每季度以书面形式向党支部汇报一次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情况,以便党组织及时了解情况。
4、建立培训体系。建立企业党委、县局总支、企业支部、党小组四级教育培训体系。企业党组织发挥教育培训的主导作用,实施“启迪教育培养计划”,要求非公企业党组织中的每名党员每年争取启迪至少1名员工申请入党,培养1名入党积极分子,畅通“宽训严培慎入”渠道,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近3年来,粮食局总支委员会开展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6期。来自不同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人数共计20名,发展成预备党员9名,商南县豪迪集团等非公有制经济中层以上领导党员达到100%。因此粮食局总支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商南县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取得较大的发展,企业涵盖资源开发、矿产经营、现代农业、地产路桥建设、商贸服务业等领域,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豪迪集团、朝阳集团、永利集团、延河谷物等粮油产品在全国建立销售网络100多家,产品已进入机场、港口、车站、超市等窗口市场,已销售到河南、河北、安徽等二十多个省市,年产值达3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安置就业岗位1300多个,带动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20元。如今的商南县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是县域经济突破发展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