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商南是抗日的前沿阵地和抗日部队大本营,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商南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战前期,中共陕西省委及中共商洛工委先后派多名党员到商南进行抗战宣传,发动城乡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学潮运动轰轰烈烈。抗日第七后方医院驻商南长达7年。
在中共党组织及党员的教育影响下,胡金声领导组织发动了沐河暴动,成立了商南县民众抗日自卫队;傅杰三等领导“同善社”联合多路武装在太吉河举行武装暴动,成立了丹江人民抗日义勇军,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沐河抗日武装斗争与商南县民众抗日自卫队。
1938年10月,中共陕西省委巡视员赵希愚到商南县进行抗日宣传被国民党地方当局逮捕。被捕后,其表弟、在沐河联保处当差的胡金声前去探视。在探视过程中,赵希愚对胡金声进行抗日宣传,讲不愿当亡国奴的中国人就应该组织起来抗击日寇侵略,对阻挠抗日的要坚决打倒,讲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才能取得抗战最终胜利等抗日救国道理。受赵希愚抗日救国思想的影响,胡金声决心组织一支队伍,投奔共产党,上前线打击日本侵略者。
国民党顽固派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政策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力反对。沐河联保处主任方懋堂、县社训队督练员陈维熙是死心踏地的反共顽固派,时常向群众散布“攘外必先安内”“共产党破坏抗日”、等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言论,引起当地各界群众的愤慨。胡金声等人决定除掉这两个消极抗日的顽固分子,以激发当地群众的抗日救国热情。在这种情况下,胡金声离开了沐河联保处回家种地,以便于筹划武装抗日。
1939年1月(农历1938年底)胡金声邀集朋友何昌信、何昌茂、吴承烈和青年学生石文华到家中商议拉队伍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关事宜。经大家商议分析:胡金声熟悉沐河联保处内部情况,亲戚熟人多,便于沟通联络,沐河联保处内部矛盾重重,不团结,管理松散混乱,可乘虚而入,联保处的两个头目散布消极抗日言论,持积极反共观点,受到联保处常备分队队员及当地群众的普遍反对和痛恨,有利于发动群众。一致认为夺取沐河联保处的枪支最具备条件。
暴动地点确定后,胡金声等人秘密行动。何昌信串联了堂兄何昌太(县戒烟所文书)。胡金声做通了在联保处警备队有一定影响的朱兆祥的工作,后又串联了警备队二班班长桂连三、三班班长陈顺三等人。不久,串联起来的22人碰头开会,各自汇报了组织发展情况。石文华在试马、过风楼等地发展了80多名青年学生和农民。朱兆祥约定了周围12个保同时起事,只要行动时间一确定,就派联络员通知各保。桂连三做通了他班上几个兄弟的工作,只要一起事就立即响应。经过会议商定把行动时间定在1939年2月26日(农历正月初八)。
1939年2月26日晚,暴动按原定计划进行。胡金声、吴承烈、石文华负责外围力量的组织工作。朱兆祥、桂连三、陈顺三负责内部接应。石文华率几十名青年学生在附近担任警戒和接应任务。胡金声、吴承烈带领20余人担任主攻任务。晚上八九点钟行动开始,担任主攻任务的20余人除何昌太带一把手枪外,其余均以大刀、长矛和木棒为武器。到联保处后,胡金声趁门卫不备,扑上去捂住其嘴,卡住其脖子,何昌信上来缴了门卫的枪,捆绑后用毛巾堵住了门卫的嘴拉到一边。方懋棠、陈维熙喝完酒后刚睡下,胡金声、何昌太、何昌信冲进上房当即击毙了陈维熙。陈顺三、田长玉等活捉了方懋棠并缴了他的十子联手枪。朱兆祥等包围警备队宿舍后,队副朱运亭命令警备队主动交了枪。此时,暴动队伍控制了局面,当即有15名警备队队员加入了暴动队伍。
行动结束后,经整理队伍共有100多人,步枪30余支,手枪2把。为了防备县保安大队和社训总队反攻,兵分两路按第二步计划行动。朱兆祥、何昌太、何昌信、何昌茂、田长玉、桂连三等率原警备队及部分农民押上方懋棠前往朱家寨夺取李家保甲队的枪支。胡金声、郑承烈、石文华、陈顺三等带领试马、过风楼的青年学生和农民顺县河而下到罗家庄等候与朱兆祥会合。朱兆祥在半路上打死了方懋棠,李家夺枪计划未能成功,人员失散。第二天,朱兆祥在县河口与胡金声会合。几天后,何昌信、何昌太等十几个人在水沟找到了胡金声、朱兆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