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讯(杨舞阳)8月25日丹凤县政协主席石康君率领各政协委员、县委统战部、县委农工部、县政府办、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扶贫局、县畜牧中心等单位主要负责人视察精准扶贫示范村。
首先视察调研武关镇毛坪村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情况,武关镇党委书记王锋汇报工作进展情况:2015年被确定为精准扶贫示范村后,由市信访局包抓。经过包扶工作队的努力,该村主导产业更加明晰,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民居环境有效改观,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基层堡垒作用得到加强,活力不断增强。一是做大做强茶业,增收致富能力明显增强。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 扶贫模式,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2个,公司1个,吸纳贫困户进入茶叶专业合作社,种茶,务工增加收入。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群众通车梦。投资105万元实施通村水泥路建设工程,硬化石门沟通村路3.1公里,已完成前期招标等前期准备工作,现路基处理已基本完成,预计9月底完成硬化任务,10月可通车,石门沟群众多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三是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居住条件焕发新颜。以整治脏乱差为重点,实施房屋改造,环境整治,美化生活环境。四是大力建设社会事业,农村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村办小学危房改造,维修加固教学楼 12间240平米,师生教学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在村活动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有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五是加强组织建设,基层堡垒作用明显增强。全面推行“五项制度”制度,大力倡导文明乡风和平安创建活动,民主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全村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其次视察调研武关镇南坪村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情况,武关镇镇长赵占良汇报工作进展情况:2015年被市、县确定为精准扶贫示范村,由县委农工部负责包抓。围绕当前实际规划摸清底子、充分调研,制定精准扶贫工作规划。迅速组建驻村工作队进村开展工作,县委农工部克服部内人员少,工作头绪多的困难,在大量入户走访和群众座谈交流的基础上,与包扶部门、驻村工作队、和村三委会共同研究讨论,依据村情实际制定了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规划。一、园区承载、积极引导,走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之路。按照“大园区承载、互助资金协会支持、合作社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依托省级农业示范园——民乐园区,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参与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二、立足村情、改善条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多方筹资,争取资金10余万元,对5月7日遭遇冰雹和狂风暴雨袭击,破坏严重的七里砭至李庄钢丝桥进行修复,保障了南坪段武关河两岸群众的出行;联系相关部门投资30万元,实施了曾家沟口500米水毁河堤链修复工程;利用铁路建设废弃的渣石,加高七里砭组500米河堤护链工程,完成文化广场4500立方的填方和护链工程;邀请县设计室工作人员对李庄至曾家沟老312国道沿线安装路灯的科学规划及村内整体规划。 三、改善环境、关注民生,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为进一步改变村庄脏、乱、差的现状,解决群众无处倒垃圾的问题,在群众居住密集区域(文化广场和钢丝桥头)修建了3立方米的垃圾箱3个,6升的垃圾桶20个,垃圾手推车5个,修建生活垃圾简易收集池2个,确保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再次视察调研铁峪铺镇花庙村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情况,铁峪铺镇镇长吴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2015年被市、县确定为精准扶贫示范村,由县委统战部帮扶。村两委会一班人立足本村实际,树立“产业第一”的扶贫理念,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为群众脱贫致富搭建平台。实行版块产业布局,在西片区依托大樱桃产业合作社、忠山魔芋产业合作社、东兴药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鼓励贫困户群众大力发展金银花、魔芋、樱桃等产业。在东片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对马房沟现有5户农家乐进行提升改造,引导群众围绕樱桃采摘、生活休闲等大力发展农家乐,通过送技术的方式鼓励贫困户开办农家乐。将对外劳务输出作为该村精准扶贫的重点战略产业来抓,鼓励人员外出务工、换脑子、挣票子。该村坚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综合施治的原则,全方位为贫困户提供一条龙服务,按照扶贫、扶志、扶智等“三结合”,帮贫困群众摘“贫帽”。下一步,该村将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重点,逐步将该村建设成为集产业基地、采摘园、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富裕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