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视察调研龙驹寨街道办事处何家店村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情况,县政府办党总支部书记张兵汇报工作进展情况:2015年被县上确定为精准扶贫示范村,由县政府办包抓。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围绕群众致富目标,采取四项举措,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一、突出产业扶贫,实施“五大产业”引领。积极争取各类产业资金和信贷资金,帮助发展菌、药、畜、劳、游五大特色产业。一是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香菇种植和天麻、猪苓等林下经济发展,打造食用菌产业和药业;二是完成绿源猪场改造升级,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打造生猪养殖产业;三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劳务产业;四是围绕“环境美、经济强、民风好”的秦岭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实施田家大院、高山寺等“三寺一院”的旅游景区前期开发与周边民居环境改造工作,打造特色旅游产业。二、围绕真包实扶,实施“四个一”保障。把双包双促作为践行“三严三实”的具体行动,要求每位包扶干部真包实扶,必须做到“四个一”。即“找准一条致富路子”,要求各帮扶干部要发挥技术、资金、信息、人才等优势,帮助帮扶对象制定一个脱贫致富计划和产业增收方案;“确定一个脱贫项目”,深入分析帮扶对象的致贫原因,积极引导帮扶对象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每户都有收入稳定的产业项目;“帮助解决一批实际困难”,要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每年为帮扶对象解决1至2项实际困难;“掌握一项致富技能”帮扶干部要积极联系专家技术人员,使帮扶对象每年至少接受一次技能培训,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三、发挥群众力量,做大互助基金支撑。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帮助贫困群众成立互助协会,发展会员28 户(其中扶贫户12 户,占发展会员的43%),联系金融部门,采取互助资金抵押担保方式,按1:8放大贷款金额,财政贴息的办法,解决贫困户产业资金问题。四、创新扶贫模式,实施专业合作社带动。将贫困户与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互联对接,其中商洛市绿源农牧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对接12户27人,商洛市金地菌业有限责任公司对接72户268人,药业专业合作对接19户67人,干果类合作社对接6户14人,其他类产业(务工、运输、餐饮等)29户106人。互联对接之后,每个合作社确定一名村领导包抓,确定一名技术员负责,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促进脱贫致富,逐步形成“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互联扶贫模式。
落实扶贫开发领导责任制,坚持上下同心同力同向,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等真正落到实处。切实做到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帮扶措施明确。特别是要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履行好扶贫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通过“硬”指标,形成“硬”约束,确保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