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坚持以保护为先、建设与开发并重,实施五大工程,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努力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目标。
一是实施绿色生态建设工程。以国家园林县城、绿化模范县等创建活动为契机,先后实施丹治工程、水土保持、绿色长廊、长江防护林、城周绿化、矿区生态修复、绿色商南和特色经济林建设等工程,造林4.56万亩,绿化河堤158公里。
二是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大力实施“三化”(煤化、气化、电化)工程,倡导群众使用沼气、煤、电、太阳能等燃料和能源,有效杜绝了乱砍滥伐,减少了生态破坏。对城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进行升级改造,建成过风楼、湘河、赵川、富水等4个镇级垃圾堆放场,在富水、清油河、试马、湘河等4个镇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置试点,有效减少了城乡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
三是实施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程。县财政设立1000万元环保专项资金,集中开展农村水源保护、农业面源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及村容村貌整治等工程。为全县10个镇办补充了钩臂车、垃圾车等环卫设施,调整落实镇村环境保洁人员503人;全面实行河道“河长制”,建立了“户清扫、组收集、村运输、镇处理”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改善。
四是实施“四大循环园区”建设工程。统筹规划县城循环经济核心区、富水生态科技产业园区、金丝峡生态旅游示范区、丹南现代材料产业园区“四大循环产业园”建设,大力引进电子科技等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已建成富水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
五是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鼓励引导各镇建设农业园区,大力发展 “茶叶、油茶、生猪”三大主导产业及“梅花鹿、散养土鸡、油用牡丹”三大特色产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不断拓展市场空间。目前,全县已发展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新建无性系茶叶基地2000亩、油茶基地3000亩、油用牡丹7000亩,特色经济林基地3.0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