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今年,县委、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促投资、稳增长,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定出台《柞水县推行全民招商引资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成立了全民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强化机制、推进、环境、经费、考核等五大保障,开展以党政部门主导,全民共同参与的全民招商战略。具体来讲,主要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分解任务,明析责任。西洽会结束后,县上及时召开了第十九届西洽会暨丝博会签约项目交办会,并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第十九届西洽会暨丝博会签约项目落实工作的通知》,对十九洽签约的18个项目进行集中交办,做到了“四个明确”,即明确项目年度任务,明确项目包抓领导,明确项目责任单位,明确项目落实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综合协调等方面跟踪服务,对口跟进,破解签约项目落地周期长、落地难瓶颈制约,提高了项目开工落地率。健全机制,整体联动,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坚实保障。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招商,拓宽招商渠道和引资项目信息源,制定印发了《柞水县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使全县9个镇办、56个部门和22个中省市驻柞单位及其他组织机构、自然人都参与其中,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格局。
二是动态管理,跟踪服务。继续推行招商干部联系招商项目(企业)工作制度,建立招商引资项目服务机制,专人联系代办制、困难问题协调解决机制三大机制,每月开展一次帮办服务。加强与部门、镇办沟通协调,每月逐项目统计形象进度、到位资金,逐项目建立企业台帐和项目档案,确保上报到位资金和项目形象进度一致,及时有效地掌握、了解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对因机构改革,撤并镇的签约任务进了重新调整聚力抓实,推进项目,为项目落地生根保驾护航。往届签约在建项目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传递好项目服务“接力棒”。
三是加强督查,创新考核。探索招商项目区域、行业交叉现场考评办法,采取实地查看,集体联评的方式,每半年对每个落地项目逐一核实核准。加大项目形象进度考核权重系数,削弱项目前期、档案资料的考核权重,制定印发了《柞水县招商引资考核细则》,对各镇办及部门上报的到位资金按项目实际进度进行综合研判,量化考核评分。同时,建立了签约项目月督查季通度制度,县政府督查室定期将项目进展情况、签约资金到位情况予以通报,使镇办和部门既明确了差距,又推动了工作,形成你追我赶上项目、抓进度的良好氛围。
四是扩大宣传,多维度创新。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力做好节会招商。今年组团参加第十九届西洽会,签约合同项目18个,签约金额108.56亿元;变被动为主动,今年由县上领导带队先后赴北京、安徽等地开展各类招商活动8次,在文化旅游、医药健康产业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打好区位、生态、资源三张牌,把旅游三产作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主攻方向,11月11日在西安成功举行了“柞水旅游三产推介恳谈会”,向入会近100家商会、企业宣传推介了柞水,就文化旅游、森林康养等项目达成投资协议。坚持“大招商、大宣传”工作思路,广辟信息渠道,下大力气克服信息闭塞的劣势,宣传工作有特色成亮点,建成了“五个一”,即一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一本《中国柞水》招商形象画册,一部《魅力柞水》高清招商引资宣传片、一个招商引资宣传短片、每月编发一期《柞水招商信息》,重点推介我县优势资源、发布招商项目,传递招商动态,交流工作成果,推广先进地市招商经验。全面升级柞水招商网,管理好柞水政务信息在线招商栏目、利用好省投资指南网网络平台,将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势特色等及时在网上发布,实现了线上宣传推介,线下洽谈推进双向招商互动。
据统计,《魅力柞水》招商引资宣传片线上下载播放量达到15262次,累计发布推介招商项目320次,线下接待客商电话咨询、实地考察30次。“五项举措”精准招商的做法在人民日报刊载,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