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州区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推进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立足区情,紧紧围绕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按照"根本在特色,做大在规模,做强在品牌,关键在提升"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村一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水平,加快形成"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擎起增收一面旗
截至目前,优势产业初步形成。全区中药材面积发展到10.5万亩,蔬菜8.5万亩,食用菌500万袋,烤烟5100亩,孝义柿饼、商州豆腐、黑龙口豆腐干、商州白条猪肉、虫子鸡蛋、孝义黄芩等地方特色产品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完成无公害农产品开发面积41万亩,获得省农业厅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37个,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6个,完成1个孝义柿饼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的申报工作,全面提升了农产品质量水平,一批特色优势产品进入省内外市场。
一村一品典型示范明显增强。区上从区、乡抽调一千名干部,包抓一百个主导产业基地村和一万个产业发展示范户,经过2--3年努力,使全区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上规模、增效益,推进全区农业实现现代化和产业化。同时在全区开展户均一亩优质林果园、户均一亩经济田、户均新增一头商品畜、户均一人搞劳务、一户一人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的"五个一"活动,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区涌现出李河滩黄芩、元科蚕桑、南村胡萝卜、任塬大蒜、李岭烤烟、柴湾鸡蛋、秦茂农家乐、五星生猪等省级一村一品典型示范村20个,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已占70%以上,来自主导产业的收入已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对周边乡镇乃至全区一村一品发展具有极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全区围绕中药材、林果产业开发,通过招商引资,全区从事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开发的农特产品涉及20多个类别,50多个不同规格,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500吨,总产值1250万元,已组建农民专业协会20家,在城内挂牌设立了4个绿色农产品专营门店,在西安设立绿色农产品配送中心,拓宽了该区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为促进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作用。
产业基地成效显著。以实施"千百万"工程为载体,以一村一品为抓手,按照"稳粮、兴药、优菜、抓烟、促菌、强畜"的思路,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优势产业开发工作稳步推进,全区产业基地新发展8个,完成经济作物基地面积2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开发面积达到40万亩。
社会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由农业部门牵头,吸收畜牧、科协、科技、技术监督、农机等几家技术单位,成立"一村一品"技术服务组,深入乡村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培训农民8万余人次。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按照"围绕基地建龙头、依托龙头建基地"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目前全区农业产业化组织673个,初步形成了主导产业都有农业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对生产基地的带动力明显增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签订订单收购合同,发展3000户专业户种植丹参、西洋百合7000亩,实现产值120万元,农民增收56万元,成为引领中药材生产的龙头企业。
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坚持发展和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采用培育重点、典型示范、规范完善、正确引导等工作方法,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截至目前,全区共组建药材、食用菌、蔬菜、核桃、蚕桑等产业协会25家,种植、养殖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个,注册会员2700多户,拥有固定资产36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