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赵永利) 商州财政"三农"投入由2006年的1.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7亿元,年均增长36.4%,财政惠普商州农村的脚步明显加快。
农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该区各类惠农补贴支出达2200余万元,全区43万农民,人均可获现金补贴收入50余元。补贴标准不断提高,品种和范围不断扩大。创新建立农民补贴动态调整机制,补贴数据实现网络传输、实时更新,确保发放公开、透明。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所有农业机械,种植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农民利益得到切实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农业生产设施显著改善。近年来,该区投入2000多万元支持10多座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10年,纳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当年投入1500余万元用于小农水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5年来,支持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余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5万余亩,增加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10多个,建设优质高效种植基地3000多亩。"一事一议"项目涵盖村组道路、人畜饮水、河堤治理等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达1250万元,15万人获益。
农村社会事业迅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目标全面实现,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经费保障标准不断提高。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农村营养早餐工程不断深化。新农合制度日臻成熟,财政补助标准由初期的人均补助20元提高到120元。公共卫生投入持续加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新农保政策运行平稳,参保率达98%,全区5万群众喜领养老金。农村低保制度扎实开展,保障标准逐年提高,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商州区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统筹城乡发展是财政未来"三农"投入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