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经济建设

洛南县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洛南县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2011-08-31 08:21:21

  本网讯 (邱宏波)“现阶段农业仍然是洛南最大的优势产业,我们要发挥洛南农业传统优势,把优势做优、做大、做强,靠农业提升、拉动,实现以大补小、以强补弱……”县委书记雷二虎在该县十七届十次全会上如是说。本次全会审议通过的《洛南县农业三年强优计划》,是该县针对“十二五”时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迈出的坚实的第一步。

  近年来,洛南县依托独有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发展战略,抓龙头、建基地,抓服务、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核桃、烤烟、生猪、蚕桑、薯类五大“洛牌”农业主导产业,使传统农业焕发出勃勃生机,荣获“中国最负盛名特色品牌县”、“陕西特色品牌县”等众多荣誉称号。“十一五”末,生猪产业突破“双百万”目标,被列为全省生猪“一县一业”示范县和百万头生猪大县。蚕桑产业发展到10万亩,跻身全省前10位。全县核桃产业发展到40万亩850万株,位居全省第一,名列全国前茅,荣获第二届全国核桃大会1金1银4个优秀奖,成为全国“十大金牌核桃县”、“中国核桃无公害科技示范县”和“中国十大名优核桃”。烤烟面积达8万亩,2010年实现产值1.21亿元,烟税2420万元,总产居全省第二、单产居全省第一,被列为全国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县。

  “十二五”开局之年,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分析认为,洛南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上有着“底子好、提升空间大、可挖掘潜力深”的先天优势,但也同时存在着发展规模不大、总量偏小、缺乏知名品牌,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低,整体实力薄弱等后天不足。他们计划用三年时间,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和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为重点,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创建、科技化支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到2013年,生猪实现产值12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生猪收入3330元。建设养蚕千亩村20个,户均栽植蚕桑5亩,实现产值1.2亿元;全县核桃发展到70万亩1630万株,产值4亿元;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以上,产值2.5亿元,实现税收5500万元;薯类面积发展15万亩,实现产值4.5亿元。努力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737元,年均增长22%,把洛南建成全省产业名县和关天经济区绿色特产基地。

  按照一个优势特色产业至少有一个示范园区引领的发展定位,县上将重点抓好古城草店现代畜牧小区、三要高耀蚕桑示范园区、石门万亩核桃示范园、古景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永丰现代农业示范园、永丰-卫东蔬菜园等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园,引领产业提等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五大“洛字牌”产业发展目标,坚持扩大规模、扩张总量、提升速度不动摇,因地制宜,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思路,全力加快生猪、蚕桑、核桃、烤烟、薯类等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水平。重点抓好城关、景村、古城、永丰等11个镇生猪规模养殖基地,景村、柏峪寺、灵口等8个镇烟叶基地,秦岭、蟒岭沿线薯类产业带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到2013年,努力实现生猪产值12亿元,烤烟户均种植规模达到20亩以上,核桃实现人均50株以上,户均栽植蚕桑5亩,养蚕15张以上,薯类面积发展到15万亩。

  县上想方设法多渠道争取农业项目,依托项目增加农业投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协调各类涉农资金项目向农业园区和基地集中。县上每年从烟叶税中拿出1000万元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农业特色产业建设。认真落实生猪、烟叶、核桃、蚕桑等农业保险政策,降低产业发展风险,保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列支专项奖励资金,对全县排名前500名的“名星户”和组织产业发展贡献突出的强村干部予以表彰奖励,鼓励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他们还通过组建小额信贷担保公司,实施集体土地流转和农民房产、林权等产权抵押等配套政策,引导信贷资金向农业倾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向农业投入,发展适度规模的农业企业,以解决农业发展贷款难问题。

  他们把培优扶强龙头企业作为长期战略,按照一个产业舞起一个龙头企业的思路,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引进项目和资金,积极同雨润、西农大等大企业集团、科研院所的合作,争引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入驻洛南,加快农业龙头企业重组和建设,集中力量、分期分批帮促农业龙头企业投产达效。到2013年,把九州、成华、天玉建成产值超2亿元农业龙头企业,把财安建成超10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继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80个、社员7000户,带动农户2万户,规范管理,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重组,健全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为模式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基地“三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大策划、包装、推介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发展壮大“洛源豆腐”、“华阳生猪”、“王岭红薯粉条”等一批绿色特产,把洛南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全国打响。

  编后:因地制宜就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寻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洛南计划以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为重点,推动产业升级,农民致富,路子正确,希望能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下去,并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效。

  • 相关阅读
  • 热点城市购房数据联网 有助海南房地产发展

      (中新网)近日,住建部表示近期推进房地产热点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系统和数据库的异地联网,40余城市个人购房数将联网,异地炒房将被监控。业内人士分析称,此举对海南房地产整体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政策的不断出...

    时间:08-30
  • 山阳县“五抓”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本网讯 (陈民生 任建锋)今年以来,山阳县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要求,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力争全县33万参保对象踊跃参保。  一抓...

    时间:08-30
  • 洛南县妇保院开展“爱心义诊”活动

      本网讯 8月26日,洛南县妇保院深入所包扶的灵口镇龙泉村开展“爱心义诊”活动。当日妇科、内科、外科、儿科、中医科等5位骨干大夫共接诊群众100余人,免费进行宫颈癌普查60余人。(张旷子 王栋摄)...

    时间:08-30
  • 试马工商所当好“四员”引导规模养殖业发展

      本网讯 (代绪刚)商南县试马工商所针对辖区养殖业资源丰富的特点,把引导、扶持养殖业发展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在推动养殖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动脑筋、下功夫,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打好四张“牌&r...

    时间:08-29
  • 社会各界为毛河村贫困大学生捐款

      本网讯 (孙强) 被誉为“大学生村”的商南县试马镇毛河村,今年一下又考上13名大学生,但学费却无着落。然而在媒体报道后的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已有4家单位或个人“争先恐后”地前往毛河村捐款...

    时间:08-29
  • 洛南县三要镇进行河道集中综合整治

      本网讯 (韩永卓)八月二十五日,洛南县三要镇会同县水务、交通等部门,对所辖河道进行集中综合整治,封堵入河采砂道路十八处,修复水毁河堤六处四千八百余米,修建拦砂坝三处,加固桥梁两座。...

    时间:08-29
  • 镇安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本网讯 (慕年文) 镇安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近日启动,今年计划完成17.1万人的保费收缴任务和4.1万人的养老金发放工作,计划到2012年6月底基本实现全覆盖。  严格政策,筹集资金。县上根据县情实际和...

    时间:08-29
  • 柞水万余农民融入都市互动发展

      本网讯 (骆昭君) 为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近年来,柞水县根据县情实际,大力鼓励农民走出家门,融入城市,靠自己的能力与智慧挣钱,让从地里“刨金”的农民转化为外...

    时间:08-29
  • 镇安县召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动员会

      本网讯 (刘声超 王芳杰 杨金安)8月25日,镇安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动员会召开,县委、县政府对我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县长璩泽涛、副县长陈正斌分别讲话,县委副书记张...

    时间:08-26
  • 小岭镇社会服务打出“组合拳”

      本网讯 (魏永锋)柞水县小岭镇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使社会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四创活动”促增收。该镇在党员群众中广泛...

    时间:08-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