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徐世旺)今年以来,山阳县围绕药、果、畜、茶、特色农产品等特色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品种、提高品质、打响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该县围绕农民增收和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岭南、岭北、高山和川道四个板块类型,坚持“一户带多户、 一村带多村、多村成规模”的板块化发展模式,制定出台了核桃、茶叶、板栗、畜牧、中药材、九眼莲八大工程促农增收规划,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一村一品、核桃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和金融部门支持资金,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漫川关镇关水码头依托气候优势,发展无公害九眼莲620亩,带动全县发展九眼莲6000多亩,年产量1.6万吨,产值6400万元,收入4000万元,形成了以漫川镇水码头村、户垣镇桃园村、色河镇陆湾村、城关镇西河村、中村镇孤山村等无公害九眼莲示范基地。为发展核桃、板栗产业,积极与西农大合作,建立起核桃、板栗科技研发、技术推广、成果联合申报等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单位、干部职工和个体私营企业参与核桃、板栗开发,支持核桃加工企业通过入股、重组、兼并等形式,扩大产业规模,全县已发展核桃23.8亩,板栗基地45.22万亩,良种核桃5.3万亩,产值过亿元。同时,充分与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全县选派30名科技特派员、145名一村一品驻村指导员开展农民技能培训,鼓励科技特派员与农民、与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采取技术、资金入股的形式包抓项目,实现了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创新投入回报示范带动效应,全县涌现出了漫川前店子、十里刘家村设施蔬菜,十里豆腐村、土鸡蛋,色河九眼莲、养殖小区,高坝建筑劳务、城关西关村商贸服务、延坪丰树村茶叶等一批特色产业典型村。截止目前,发展畜牧养殖场4个,大场大户189家,畜禽存栏161.3万头(只),肉蛋总产量3.307万吨。发展药源基地3.2万亩、茶园3000亩、魔芋2160亩、设施蔬菜830亩。形成了岭南茶叶、水杂果,岭北养殖、大棚菜,高山林果,川道药的四个板块一村一品格局,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3604元,同比增长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