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陈绍有)12月21日,镇安县召开全县群众文物保护培训班工作会议,来自全县基层74名文保员经过一天的培训,并拿到了田野文物保护上岗证。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中段,属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山果野蔬丰富,作物栽培品种多样,河流水系充沛,自然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繁衍生息之天然港湾。新石器以来就有先民居住,米粮镇的赵家湾遗址、前湾遗址、大坪镇的岩屋遗址等,文物资源得天独厚。据悉,全县境内有塔云山、朝阳观等省级文物8处,有黑龙洞、张家龙王庙、钻天岭娘娘庙等县级文物34处,有张家祠堂、藤花寨等749处文物保护点,且大多分布在远离村庄集镇的偏远地带,保护难度很大,自90年代至今一直由这些来自基层田野的文保员守护着文物的安全,他们虽然报酬很低,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美好心愿:保护好家乡的文化遗产是自己的光荣和骄傲。他们热爱家乡的珍贵文物,心甘情愿为保护家乡文物尽一份力。为了加强田野文物安全,打击文物犯罪活动,切实抓好文物安全管理工作,建立文物安全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建设、强化文物法规教育,提高文物保护意识,使文物安全和文物保护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县文管所的负责人就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组织文保员学习了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