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吕丽霞 李胜荣)3月21日,我们来到商州区三岔河镇,沿饮峪川河而上,映入眼帘的是平坦的水泥路,漂亮的民房,平整的河堰,梯田顺着地势形成优美的弧线,一株株樱桃树在春风中摇曳着花朵。闫坪村党支部书记郑初笑着说:“别小看这些樱桃树,那可是群众的摇钱树啊!”。
几年前,这位一心想带领群众致富的村支书十分迷惘:河堤灌渠千疮百孔,到处都是土房烂院子,群众种粮不挣钱,年轻人都跑到外面打工,闫坪村怎样才能富起来?2009年,商州区在饮峪川河流域的闫坪、灯塔、黄鱼沟等8个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这里就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商州区重点支持这8个村改善基础设施特别是农业设施,兴建了拦河坝,改良了土层土壤。同时,进一步明晰了产业发展思路,倡导群众在坡地发展核桃,在平地发展樱桃。有关方面邀请林业专家对群众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综合科管知识。两年过去了,闫坪等8个村的樱桃由原来的500多亩发展到近5000亩。另外,西安客商在这里建起了休闲度假山庄,还有人在这里发展生态养殖。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村干部正在筹划发展冷水鱼等产业,部分群众准备开办农家乐,前几年搬出去的群众又想搬回来了。
三岔河只是商州区农业综合开发的中的一个典型。在夜村镇洞底村,现代化的新农村雏形已经形成,生猪、中药材、核桃产业齐步发展;大荆镇荆河流域一河两岸土地平整,环境优美,为全区建设荆河产业园打下了良好基础;大荆镇周岭村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全面改观,这些都是农业综合开发带来的变化。
目前,商州区已经完成了15期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在过去的十多年,商州区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把一处处破烂的村庄变漂亮,把一片片零碎的土地变平整,把一条条扭曲的河流变通畅。全区共完成农业生态小流域治理10.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9万亩,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15个,为商州粮食增产、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通过全方位开发建设,项目区展现出堤宽路畅、地肥林茂、村美人富的美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