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柴建华 孙传卿) 5月9日,商南县金丝峡镇二郎庙村热闹异常,村部来了一伙提包的县城“客人”,他们是县财政局农发办的干部,特意为实践“三问三解”活动而不远数百里来到这个偏远的山村看望慰问结对帮扶的群众,为他们送去民生套餐。
按照商南县委的要求,在“三问三解”活动中科级领导干部至少帮扶2户贫困户,一般干部至少帮扶1户贫困户。二郎庙村地处偏远,与邻县丹凤武关镇接壤,全村12个村民小组900余人,散落在丹江两岸,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县上把这个“破烂村”确定为县财政局农发办的帮扶点。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商南县农发办干部先后多次深入该村察民情、解民困、帮民富,为该村送去2万余棵速生白杨,价值2万余元,构筑沿江绿色河堤,并赠送20吨水泥,用于危房改造、移民小区等新农村建设。农发办主任唐刚把想办法改善村容村貌、引导群众增收致富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认真搞好结对帮扶工作。帮扶户严书香全家5口人,一个儿子在上大学,一个儿子在上高中,本人身体常年有病,经济困难,是村上挂号的“低保户”。唐刚了解情况后,承诺每年个人拿出3000元帮助其大儿子直至完成大学学业。帮扶户王家朝身体不好,经济也很拮据,唐刚承诺帮其拆掉4间土木结构危房,盖成砖瓦房,同时捐赠15吨水泥,改变居住环境。另外,在二郎庙村,吕克忠、汪锋、吕贤军、汪孔海、严康、吕贤才、孙玉福、严书银等困难群众都找到了下家,受到了很好的“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在脱贫致富路上吃上了定心丸,解除了后顾之忧。在推心置腹的促膝长谈中,农发办的干部明晰地掌握了二郎庙村村干部和近千名群众的所思所急所盼,渴望尽早改善环境和脱贫致富的迫切心情深深地触动着帮扶干部的心灵。下一步,商南县农发办打算想办法帮助该村协调解决150亩水毁耕地的恢复治理所产生的30余万元缺口费问题,同时协助村上向上争取项目,修建260万元的跨河大桥,彻底解决河对岸6个组400余人的过河难历史问题。另外争取千万元资金,彻底解决村上人畜饮水问题,为安全饮水提供可靠保障,以实际行动赢民心顺民气帮民富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