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石宏伟)近期召开的商南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商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绿色商南建设》的决定。发展绿色产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决定》的出台,将成为商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对依托生态旅游崛起的商南旅游未来发展将起到保驾护航和强势推动作用。
绿色,是当今社会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绿色旅游是人人向往的幸福生活。商南地处秦岭深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貌特征,山高水远,植被丰富,自然资源较好。一条丹江从县境穿过,演绎出一南一北两大地质板块,丹北多花岗岩山体,土壤涵养丰富,森林茂密,是建设森林公园的理想之地。丹南即丹江的南部,地质构造属陨西大梁的伸展,石灰岩山体多溶洞奇峰、钟乳及地下河态景观丰富。实施旅游开发以来,我县瞄准生态旅游市场,成功开发了以金丝峡为龙头的商南生态旅游业,并将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和打造。产业发展在实现强民富县目标的同时,顺应了国际社会已进入休闲度假旅游消费需求全面扩张趋势和潮流。致力一流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打造绿色商南,构建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最佳旅游目的地,绿色商南建设对商南旅游产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首先,实施绿色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商南,核心是可持续发展。与此联系密切的生态旅游业,它同样要求: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方式管理生态旅游资源,保证生态旅游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开展生态旅游的同时,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对生态旅游需要的能力。生态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判断生态旅游的决定性标准。二者核心一致,相得益彰,绿色经济涵盖旅游产业,生态旅游的科学发展丰富了绿色经济的内容。
其次,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商南,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实现旅游突破发展的重大方略。商南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度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着商南独特的气候、植被、土壤资源的丰富多样性。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光热充足;这里环境优良,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较好。优越的环境和自然资源,十分有利于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绿色产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使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相统一,通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集开发、环保、特色于一体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带动了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做大做强,实现产业强县目标。
第三,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商南,符合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导向和国民经济发展大局。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资源等条件,着力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产业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近年来,国家实施了长防林保护和南水北调工程,我县作为中上游长防林保护区和南水北调丹江口水源涵养地,实施绿化造林,发展绿色产业,不仅维护了国家大江、大河上游资源保护和南水北调的大局,也是为子孙后代储备财富的千秋伟业。
第四,实施绿色商南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促进生态旅游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和要求,具体表现在旅游地居民个体层和旅游地社会、经济、文化整体层次两个层面上。旅游地居民是旅游地社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拥有维护自身良好发展的权利,因此,开展生态旅游必须让当地居民直接参与到管理和服务中去。从经济方面,这样的参与使得他们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能有效的促进旅游地经济的发展;从社会方面,旅游业在当地的发展与渗透使得当地居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可以更快的融入现代文明;从环境方面,当地居民对自然环境的维护与影响比旅游者更为直接,从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当地居民在科学、经济、技术上对资源实施保护有了客观的可能。在整体层上,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在经济上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不断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发展资金;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给予资金的支持,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在社会效益方面促进公平分配,有利于居民就业机会的增加,这一切将有效地促进生态旅游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