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林佩 宋浩 )商南县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积极创新思路,更新机构,强化措施,通过基层组织建设、矛盾纠纷化解、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的不断强化和创新,使社会管理服务效能全面提升,矛盾纠纷排查调查率基本达到100%,流动人口发案率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强化基础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健全强化“一站二厅二中心”建设(县上成立社会管理服务大厅、信访接待大厅,镇上建立社会管理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工作中心,村上建立社会管理综合服务站),划拨专项经费,配齐配强人员,对所有任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升社会管理工作者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实现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由单一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
二是构建四大体系,化解矛盾纠纷。构建整体推进的“大调解”工作保障体系。坚持把社会管理创新上升到党委政府层面,落实第一责任,协调各方力量,筑牢维稳第一防线;构建上下贯通的“大调解”工作运行体系,建立健全纵向覆盖县、镇、村、组,横向覆盖各领域、各行业的大调解组织网络,形成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格局;构建稳妥高效的“大调解”工作评估体系,建立以维稳办牵头的维稳信息定期研判机制、以宣传部牵头的社会舆情收集引导机制、以公安局牵头的社会治安形势研判机制、以安监局牵头的安全生产检查通报机制、以信访局牵头的信访形势分析评估机制“五大机制”,努力实现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由群众上访向领导与群众约访转变,由单打独斗向共同参与转变;构建各方联动的“大调解”工作制度体系,先后建立了矛盾防范、调解服务、规范调处三大机制,实行一起矛盾纠纷、一位责任领导、一个调处班子、一套调处方案、一个解决期限的“五个一”工作制度,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
三是明确主体责任,突出人口管理。按照“谁出租、谁管理,谁留宿、谁管理,谁雇工、谁管理”原则,落实房屋出租人和经营业主的治安责任,从源头上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探索建立“分类定等、分级管理”工作新机制,将流动人口、出租房和经营场所划分为严管、普管和一般三个类别,根据分类定级情况,由主管部门和辖区党政组织负责落实对一般对象每半年走访检查一次、普管对象每季度检查复核一次、严管对象每月跟踪审核一次的管理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是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工作落实。坚持以目标化管理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细化分解各项工作任务,明确进度要求和责任单位,定期组织督查并进行通报。3月和6月初,县委政法委联合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先后两次对各镇和有关部门的社会管理和信访稳定工作进行专项督查,促进了各项工作措施落实,保证了社会大局有序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