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马宏涛 刘亚亚)走进洛南景村镇王涧村,不管你是初来乍到的客人,还是阔别多年的“游子”,都会眼前一亮:一条宽敞的水泥路通向山沟,一排排高耸的路灯整齐排列,整片整片的核桃园、苗圃园,绿水相依的健身广场,一座座小洋楼拔地而起,工厂机器的轰鸣声共同演绎着一个历史画卷,这就是王涧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硕果。
洛南县景村镇王涧村,全村170户577人分布在一条狭长的坡沟半梁上,以前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村民难以摆脱贫困的阴影。村党支部书记杨珍珠介绍说,趁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全村发展无公害蔬菜、烤烟、畜牧和劳务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在村里兴办了面粉厂和锅巴厂,安置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304元,充实了群众的钱袋子。同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修成了长2.5公里,宽4米的高标准高质量的通村水泥路,并对通村水泥路进行了亮化、绿化。实施王涧村扶贫重点村建设、修筑河堤等工程,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改造村委会活动室,村里还抢抓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机遇,将村小学改建成标准化幼儿园,开创了村级学前教育的先河,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省市多家媒体对我们村的学前教育事迹进行报道,经常有领导、教育人士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在新建的村民健身活动广场我们遇见了村民小王,他说,这几年,村民不用象城里人那样着急孩子入园难,孩子的问题解决了,就可一心谋发展。如今我们村大部分人盖起楼房,安装了太阳能,户户看上了数字电视,部分村民用上了电脑,家里还买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彻底改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