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王冰 杨丹军 周文治)“今年冬季再也不怕没水吃了,村里再也不走冰雪路了,村上便民服务中心专门有人给咱修路、管水,还不用群众花钱,群众要到镇上办事,把手续拿给村便民服务中心,他们就能给我们办好,还很快哩!”家住北赵川镇坪安村的何金明近日谈起村上新建起的便民服务中心格外高兴。
丹凤县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干部作风改进的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建立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代办式便民服务制度。他们根据山区地理条件复杂、交通不便造成农村群众办事难的现状,以及基层组织职能不突出、民意反映渠道不畅、干部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在县、镇、村(社区)打造“一站式”办公的便民服务平台。实行轮流坐班制、代理代办制和上门服务制。将便民服务由事务代理向公共设施维护、产业发展、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发展。各类手续实行代办,技术应用、纠纷调解和设备维修等实行上门服务。以村(社区)组干部、监委会主任、电工、公路养护员及热心公益事业的离退休干部、村民代表为主体,设立村(社区)基础设施后续服务中心,实行定期排查制,做好村(社区)域范围内水、电、路、视、讯、娱、堤等基础设施的监管工作。县财政每年建立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后续维护费用。镇级通过整合镇财政所、社保所服务大厅等资源,在临街(路)处设便民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民政、财政、计生、公安、林业、农经、水务、劳动保障等站办所(中心)集中起来办公,为群众代办各种手续、惠农政策兑现等事项。
实行受理、办理、回复等“一条龙”服务,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找为一次办,变进多家门为进一家门,变临时随意办为集中规范办,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反映最集中的办事难问题。县便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县直14部门60余类事项,将办理每个事项所需要的资料、程序以及申请的填写格式整理汇编印刷服务指南400余套,发放至镇、村便民服务中心以指导业务。各办公地点在醒目位置设立公开栏,公开办理事项名称、申报材料、办理程序、承诺时限、办理结果等内容及办事人员的联系方式,以方便方便群众咨询或查询。并将便民服务的内容统一印成联系卡,发放到每家每户,便于群众办事。在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室外悬挂群众意见箱,每周查阅一次,征求群众意见或建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目前,该县已投入800多万元,建设10个县直部门便民服务大厅、14个镇便民服务中心和172个村级便民服务平台。全县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累计代办各类服务18大类62项7675件,培训群众18267人次,发布产业发展、农技、劳务用工信息万余条,提供水、电、路、视、讯、娱、堤等基础设施服务4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