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成江)商南县探索推行“五分法”集聚农村党员正能量,有力推动了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促进了村级党组织晋位升级。
分类设置强堡垒。按照产业特点分企业、产业、行业协会等类型设置专业党支部,积极构建以村级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合作社(协会)党组织为基础的新型村级党组织体系。采取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积极打造产业支撑型、阵地标准型、能人带动型、小康引路型、综合示范型为主的现代种养殖示范园区,探索建立规模大、特色亮、带动强的先锋基地,促进党组织与产业发展互动双赢。
分类设岗定职责。按照主导产业和村组干部党员等不同群体,将农村党员分为村组干部党员、创业带富党员、一般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五种类型,围绕推进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行农村党员认领富民和谐责任区制度,将农村事务分为若干岗位,结合其自身特长进行设岗定责,通过和村支部签订岗位目标管理责任书的方式落实岗位职责,促使其主动参与公共事务,让其“有责、有位、有为”。
分类施教提素质。对村组干部党员侧重于加强科学处理村级事务能力方面的教育培训;对创业带富党员侧重于加强“共同致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培训;对一般党员侧重于加强实用技术、致富技能方面的培训教育;对流动党员侧重于加强党性修养、组织纪律观念、乡土观念方面的教育培训;对困难党员侧重于加强励志扶贫方面的教育培训。
分类管理激活力。对村组干部党员实行“目标式”考核管理,签订任期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其承诺事项进行考核监督,将考核结果与工资报酬、评优树模相挂钩,激发工作热情。对创业带富党员实行“示范式”培养管理,引导其推广新技术、新产业,开展技能交流,搞好产业发展,示范带动党员群众搞好生产经营,促进增收致富。对一般党员实行“志愿式”引导管理,整合远程教育、示范基地、农民技校等教育培训资源,进行技能培训,引导其找准致富门路。对流动党员实行“服务式”跟踪管理,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信息库和工作台账,健全党内关怀和走访帮困等制度。对困难党员实行“帮扶式”服务管理,组织县镇村党员干部与其结对帮扶,采取“思想上扶志、技术上扶能、发展上扶业”的办法,提高其发展生产和脱贫致富的能力。
分类考评重奖惩。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采取“党员自评、群众测评、党员互评、支部评定”的方式,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通过村务(党务)公开栏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