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孙传卿 张国祥 成江 邓凯)如何让党员明显区别于一般群众?如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今年3月,商南县过风楼镇在全县先行试点党员“清洁工程”。不仅入党要先过“群众关”,而且要通过四评一审、笔试、面试等审核程序,并打破党员终身制,形成优者留劣者汰的党员队伍“出口”机制。目前,全镇577名党员,已告诫7名,有3名党员被阶段性认定为不合格党员,其中2名党员已被劝退。
破除党员终身制
党员就像丰收后的粮食,只有“过过筛子”,才能剔除杂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严把“入口”,严格管理,疏通“出口”,通过加大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力度,逐步形成有进有出、优者留劣者汰的党员队伍“清洁工程”机制。
该镇柳树湾村党支部书记母善宏认为:“开展党员清洁工程十分有必要。开展测评不合格党员活动,对年轻党员来说是一次教育,能增强他们的组织观念,体会到自己作为党员的身份和责任。”
今年以来,柳树湾村3名党员分别给村支书打电话,表示今后将按时过组织生活,并补交党费。原来在“清洁工程”试点中,村党支部对照不合格党员的十项规定,经过党员自评、群众测评、支部评议、党员评定、党委审定的“四评一审”,这些党员被列入了不合格党员的名单。
“四评一审”制,是党员“清洁工程”中将不符合标准的党员清退出队伍的一个关键步骤,并作为评定不合格党员的一种创新手段,被首次加以运用。老党员张立顺表示,通过“四评一审”,他感受到了纯洁党员队伍的迫切性和严肃性,这也警醒每一名党员要加强认识、改正不足。
入党先过“群众关”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过风楼镇党委书记王泉表示,以前申请入党,只要向党支部提交入党申请书,再经培养、考察、公示等环节,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决定能否成为预备党员。现在不同了,要想入党先要过群众关。这是该镇在实施党员“清洁工程”中,严把党员入口关的前提条件。
过风楼镇发展入党对象,在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前,镇党委依照党章命题,统一组织所有发展对象进行笔试,后择优选取一定数量的发展对象再进行面试,按照笔试、面试综合成绩,再按比例从中选取一定数量的人员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如果党员大会通不过,群众不认可,党组织将不予考虑。
徐家店村群众吴明德说:“群众同意入党的对象,才能和群众的心连在一起,和群众的情牵在一处。这样的形式好,是发展党员的好路子,选出的党员大家才放心。”
“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从源头抓起,而群众表决是把好入口关、选好群众认可的党员苗子的首要环节。”该镇党委书记王泉说。群众表决和党委考核一方面提高了发展对象的群众认可度,另一方面增强了发展对象的压力感,强化了发展对象的基本素质。
党员管理积分制
在开展党员“清洁工程”过程中,过风楼镇推行了党员“积分评星”管理制度,要求有议事和服务能力并纳入积分制管理的党员,必须积分管理、必须亮明身份、必须领岗定责,确保党员作用有效发挥。
积分管理制要求每一名有服务能力的党员,每年必须累计达到10分基本分、10分奉献分,通过积分自动产生先锋型、达标型、警示型党员,然后实行分类管理。到时候你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参加了哪些活动一目了然,想辩解也没有机会。
这项制度推行后,党员讲奉献的多了,讲条件的少了。在“创建卫生村镇”工作中,各村都组织成立了义务清洁小分队,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在党员示范带动下,群众纷纷参与,镇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群众参与评党员
党员先进不先进,群众心里有杆秤。党员“清洁工程”之所以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根源就在于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党员有了更深的认识,哪些党员表现优秀,哪些党员表现不好,我们在测评中都有所了解。”参加测评不合格党员的白玉沟村群众代表陈章奇说。
“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太平庄村党支部书记胡思国感慨万分。他认为,要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势在必行。党员先进不先进,不看身体,也不看年龄,关键要看思想能不能跟上,关键时刻能不能冲得上,能不能与时俱进,这一点,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今年以来,我因为工作忙很少回来参加党组织活动,以后我一定按时回来参加,多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情况。”柳树湾村党员李纯锋在党员测评会上作自我批评。由于常年在外务工,李纯锋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参加党组织活动了,在这次党员测评会中,他被评为不合格党员,村支部要求其限期整改。
李纯锋表示,这次被评为不合格党员,他深感愧疚,虽然有一些客观因素,但他对党组织能再给他一次改进机会表示感谢,并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