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王雯丽 周文治)“我们的心诚不诚?我们的情真不真?我们的行正不正?”日前,丹凤县政府机关道德“三问”活动在自我反省中拉开帷幕。唱歌曲、看短片、谈感悟、送祝福,没有专家坐镇,没有固定教材,近一个小时的思想道德教育课,得到了干部职工的积极参与和普遍好评。
类似这样不拘一格的“道德讲堂”,如今在丹凤县的机关、社区、学校、企业,甚至村头院落,正在以不同形式进行着。各个部门单位结合干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将道德教育融入故事会和曲艺表演之中,引导干部群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做道德的传播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今年来,丹凤县积极探索公民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先进性和广泛性,注重培养身边可学、可亲、可感的活典型,努力实现从“说教式”向“引导式”转变、“号召式”向“激发式”转变,“我打我通式”向“参与互动式”转变。县文明委将“道德大讲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深化“德载商洛山·大美商洛人”主题活动的有效抓手,结合培养诚信、睿智、包容、创新的丹凤人主流价值观,树道德标杆、评道德模范、见道德行动,积极构筑引领科学发展的道德高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通过道德讲堂,一个个道德故事在干部群众中流传开来:57岁的县人社局干部柯岗娃,对全县各类工资标准表上的千余个枯燥数字了如指掌,办公室那条30年前的木制长凳被来人坐得光滑顺溜,但他仍满足于副主任科员的职位待遇。县政府大院保卫处职工马飞龙多年来把看似机械的安全巡查和卫生清扫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对群众的来访和咨询总是热情耐心地进行回答,办事群众都说老马是个“好人”。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好儿媳、好公婆、“十大孝子”、最美村官、最美乡村教师、最美村医,老百姓身边的活典型正在被大家逐一挖掘,他们的事迹正在被人们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