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小百花”新概念越剧《江南好人》国家大剧院首演

《江南好人》国家大剧院首演

2013-01-06 16:04:44

  元旦小长假刚刚结束,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新创剧目新概念越剧《江南好人》即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火爆首演。

  经过将近6个月的“炼狱式”排练琢磨,1月4日晚7:30分,著名表演艺术家、越剧第一女小生“茅威涛”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的舞台上,完成了她的“女红妆”首秀——这是茅威涛从艺33年来第一次在越剧舞台上以“女性”角色示人,也是一贯长于演绎诗意唯美的古代题材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首次演出民国年代的“时装戏”。

  对于这个剧的创排,小百花打出了“面对未来的戏剧,居安思危的变革,叩问灵魂的思辩,寻找精神的家园”的口号,把《江南好人》的定位直指创作变革和精神层面的探求。导演郭小男更是提出,《江南好人》将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面向未来观众与未来戏剧”的一次准备。

  民初范儿×越剧ד间离”手段 = 全新的舞台视觉

  新概念越剧《江南好人》改编自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话剧名作《四川好人》:神仙下凡寻访好人屡遭拒,惟歌伎沈黛收留。为表感谢,神仙送她小绸缎店,并勉励其继续行善。不料刁民恶商等轮番上门,兼之遭爱人欺骗,沈黛不得不数度易装,以表兄隋达身份出现。现实冷血的隋达最终被众人以谋杀沈黛罪名告上法庭。庭审现场,隋达无奈当众易装,露出沈黛面貌。

  在保留故事梗概及大纲的前提下,编导将故事移植至民国初年的江南小城,串联以丝绸、织机、水烟、水牌、西装、旗袍等“江南”及“民国”元素,使用恰当技术手段,将之与布莱希特提倡的“间离”、中国戏曲固有的写意表现手段相互融合,呈现了一个颇具现代感的戏剧舞台:序幕开始,象征着剧中核心人物“沈黛”与“隋达”的一男一女两套服装悬挂于舞台,全剧演员集体以白色水衣亮相现场换装,以三大宗教体系为象征的三神仙吊着威压从天而降;舞美主体设计,极具江南意味的木制小屋,时而化身丝绸店、时而变为大工业初期的工厂,伴随全剧情节而不断转换内涵;全剧灯光运用,不仅即为精准地呈现了布莱希特戏剧体系对于灯光设计简洁精到、不饰繁缛的要求,导演更别具匠心地安排舞美队工作人员身着统一的民初背带工作服,将两盏聚光灯不时推上推下,走进舞台表演,不断“间离”故事情节的发展。

  运用舞蹈、说唱等手法 “小百花”拆解固有的诗化表演方式

  如果不是提前已经了解新概念越剧《江南好人》的观众,一定会为这次“小百花”的创新而瞠目。在首演过程中,舞台上的演员不仅身穿西装、旗袍,以各种具有民初风格的服装造型示人,而且口念完全打碎越剧韵白的台词,大跳现代舞、爵士舞、说唱RAP,甚至每一场都会出现一位演员跳出故事,以第三人称代序剧情进展的表演方式。

  在一瞬间,你可能都会忘了这是“越剧”;一瞬之后,回过神来,又会为越剧可以“这样演”而拍手。当剧中《楔子》演完之后,演员跳出剧目,向观众宣布“中场休息十分钟”时,甚至有观众疑惑,这是否也是导演安排演员刻意的“间离”效果,而不敢起座。

  这一切观剧经验,都与观众既有的对“小百花”著称于世的唯美浪漫、古典诗化的表演方式的沉积大相径庭。《西厢记》、《陆游与唐琬》、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中登高靴、舒广袖、款摇扇的表演,被全部拆解。然而,当晚走进戏剧场的观众,依然能够在新概念越剧《江南好人》中感受到浓浓的越剧风味:茅威涛饰演的表哥“隋达”依然唱着尹派,陈辉玲反串的飞行员“杨森”唱出了“吕派”的小生版——这可是吕瑞英老师专程为陈辉玲度身定做的小生版吕派唱腔;主题曲《忆江南》及其悠扬的主旋律贯穿全剧,不时感染观众。

  • 相关阅读
  • 李锐迟子建作品入选台湾“好书” 均为历史题材

      记者从台湾《中国时报》获悉,由该报开卷版举办的“2012开卷好书奖”在历经严密而激烈的评选过程后,得奖书单近日出炉。大陆作家李锐的《张马丁的第八天》和迟子建《白雪乌鸦》入选。  评审推荐颁给...

    时间:01-06
  • 开年大戏题材雷同 观众直呼“倒胃口”

      回顾2012年,电视荧屏上除了反复播出的清宫戏《甄嬛传》外,就是讲述婆婆妈妈那点事的家庭伦理剧,看得观众既乏味,又“倒胃”。2013年之初,纷至沓来的“开年大戏”虽给观众换了换胃口,但...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