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金江 宋奇瑞)“生态就是效益,绿色就是银行”。在柞水县红岩寺镇307省道两旁,30万亩郁郁葱葱的松林,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同时它更像一座绿色的银行,为当地群众源源不断地送去钞票,绿色银行为当地群众人均增收5000元。
在镇政府里,林业站站长杜进告诉笔者,红岩寺镇森林覆盖率达到85%以上,这里是柞水县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一个镇。“我们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社会效益,同时向生态林里要效益;全镇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政策,涵养和营造了30万亩油松采种基地,每年的松籽收入达300万元。形成采收、剥粒、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我们镇的生态和松子产品是省内外的一张无形名片。”
笔者看到月亮坪的一个大院里,堆满了松脂球和各种药材;一辆车正在卸松子,收购户主余达峰告诉我们说,他连续上十年一直是做松籽生意的,有比较固定的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客户群。笔者随镇党委书记陈晓琴走进红安村的一家收购点,收购户周庆林在外收购,院子里堆满了50吨松脂球;他的妻子称,每年要收购300多吨松籽,而且不愁销路,经常有人上门或者电话联系货源;还有剥松籽剩下的鳞片,也是20元一农用车,很多人抢着买回去做燃料了!
近几年,红岩寺镇依靠青山绿水的良好生态环境,把“绿满红岩、生态富民”作为执政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建立30万亩油松采集基地的基础上,建成红岩、本地湾村千亩核桃园,板栗良种嫁接3700亩,核桃高接换优1000亩,低产林改造5200亩。在林下发展猪苓、天麻等中药材种植1500亩,建成本地湾村千亩连翘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