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罗荣丽
商洛日报讯(姚松)一头短发,显得机智而干练,柔和、朴实的语言让人觉得亲切随和,坚毅的目光透出永不服输、敢为人先的性格,她就是商洛永利农牧集团总经理、科技特派员罗荣丽,一位依靠科学养殖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城乡妇女建功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陕西省“创业之星”、商洛市劳动模范、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巾帼女杰。
依靠科技养殖 引领农民尽早脱贫
罗荣丽1983年毕业于商洛农校畜牧兽医专业,30年来一直在商南县基层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动物防疫、疫病诊治等工作。出身于农民家庭的罗荣丽看到农民单纯依靠传统的种植方式,无法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时,便在心里暗自发誓:一定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技术,帮助农民尽早脱贫。1994年,她在东岗租房试验养蛋鸡800只,120天后鸡全部产蛋,平均每天可挣100多元。尝到小小甜头的她信心大增,又租楼房数间,一次养鸡4000只,这一次由于缺乏经验,冬季加温过高,导致室内湿度太大,一周内鸡全部因热、挤而死掉,损失1万多元。1995年,不甘失败的她又贷款养了4000只鸡,这一年她净赚十几万元。1996年以后,罗荣丽不断扩大规模,发展笼养,最多时养鸡达2万只,仅雇请下岗职工就达30多人。短短5年时间,她成了商南家喻户晓的养鸡致富户。
“一个人富裕了,不算富……”她没有忘记自己当初的誓言,主动动员组织有养殖意向的农民到她的养殖场参观学习,把自己的“致富经”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农民。在她的带动下,广大农民转变观念,依靠科技大力发展养殖业,目前,全县4000只鸡以上的养殖大户发展到350多户,养殖合作社社员发展到2100户,10个养殖场被省上命名为无公害鸡蛋生产基地。
成立合作社 一条龙服务养殖户
在精心抓企业经营的同时,罗荣丽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那就是科技下乡,帮民致富。她首先把全县分散的养殖专业户组织起来,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成立商南永利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03年9月组建商南永利养鸡协会,下设饲料公司、种鸡孵化厂、市场销售部、财务部、农业信息站、疫病防治中心等机构以及试马、党马、张家岗等5个分会。并建立健全饲料安全、疫情防治、卫生消毒、兽药使用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同时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向养殖户提供鸡苗、饲料、防疫、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多年来,她聘请陕西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农大、郑州牧专的教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畜牧兽医师举办技术培训班520期,培训会员4.5万人次,编发技术资料7万余份,举办电视讲座50余次,组织观摩45场次,为养鸡专业户提供现场技术指导服务3000场次,并广泛收集和发布种苗、鸡蛋、饲料、疫苗药品等市场信息,积极组织申报无公害鸡蛋产品认证。引进推广良种鸡60多万只,累计销售禽蛋7800万公斤,活鸡280万只。
尤其在禽流感流行期间,她主动上门服务,深入鸡舍开展防疫、消毒等工作,为养殖户排忧解难。她为养殖户服务,不分节假期,不分黑夜,电话随叫随到。2005年她为富水镇马家沟村养殖户陈邦威的1000只鸡诊治鸡病;正月初一,陈打电话说鸡病严重,她又踏着积雪,上门服务;正月初八,城关镇石垭子村钱元成1000多只鸡不吃不喝,为找出真正病因,她农历正月十四就赶到郑州请教专家,元霄节都没在家里过。由于成绩突出,2004年9月,她被评为全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出席了国家科技部在银川召开的科技特派员现场经验交流会。2013年7月又被国家科技部选为科技特派员巡讲员,在全国各地讲述创业经验。
破解污染难题 推动绿色循环农业发展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壮大,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了她面前,养殖粪便的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如何破解养殖污染问题?怎样变废为宝?经过多次到外地考察学习,2008年她筹资310万元创建了商南荣惠生态肥业有限公司,引进一条年产1万吨的有机肥生产线,推动绿色循环农业发展。2009年9月,她经过多方筹措,创办了商南永利科技养殖有限公司,建成标准化圈舍35栋,存栏优良种猪625头,年出栏肥猪万头;与之配套的800立方米大型沼气发电工程,每年可发电14.2万度。
在循环经济发展政策的指引下,罗荣丽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园区化发展战略。经过多年努力,一个集生产(饲料、有机肥)、养殖(良种猪、良种鸡)、社会化服务(养鸡合作社、养猪合作社)、畜禽产品购销、沼气发电、网络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拔地而起,引领着商南县现代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目前,集团公司拥有3个子公司,解决带动150人就业,企业被陕西农林科技大学确定为科研基地,企业的多种产品正走出三秦大地,销往河南、山西、湖北、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区。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先进集体”、“农业产业化明星企业”等多项殊荣,并被省妇联确定为“全省妇女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和“陕西省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