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冯永发 惠雷刚)丹凤县在推进保障性住房和陕南移民搬迁房建设中,探索“三个一起”和“三个一样”相结合的新路子,已初具成效。
为推进保障性住房和陕南搬迁房建设,该县从保障政策、适用对象、资金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大胆尝试,实施机构整在一起、资金融在一起、选址建在一起和身份转成一样、保障享受一样、产权一样的办法。他们成立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为“两房”并轨建设的领导平台,主要承担“两房”融资担保、建设、管理等职能。成立县统筹城乡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属县政府直属独资国有企业,资金的收入、支出由“一组两办”和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办公室具体运作,实现了政策符合、调度顺畅、通融共享、服务发展的目的。将陕南移民搬迁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共享了基础设施,节约了资金,环境档次更高,资金耗费更低。同时,打破保障性住房适用范围的政策壁垒,对愿意转为城镇户口且符合陕南移民搬迁条件的搬迁户可享受陕南移民搬迁补助资金,房管部门可前置办理房产证,并为移民户提供住房抵押贷款或按揭最低利息的贷款。对符合条件,暂时没有经济能力及受灾必须搬迁却无钱无力搬迁的困难户,进城自愿转换居民身份后可租住廉租房、公租房,享受政府租金补贴。进城的移民户与城镇居民所享受的社区各项待遇完全一样,做到同城同保障。给购买了移民房的农民所颁发的房产证和城镇居民一样,解决了质押、增值、交易等根本性权益保障问题。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办公室从县移民办、房改办、公安、银行等部门抽调人员,实行“一厅式”办公,提供“一条龙”服务,让符合条件的移民群众能更加便捷地办理各项手续。
目前,这一新的举措已在几个大型的移民点推行。按照这一模式,竹林关江北新区将建成移民房1976套,公租房150套,商镇老君城乡统筹示范点将建成移民房2000套、保障性住房500套,龙驹寨镇金山城乡统筹示范点已在建26栋高层住宅,一期规划建设住房506套,其中移民房432套,保障性住房74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