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王宇)洛南县将生猪产业作为五大洛牌特色产业之首,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全力发展生猪产业,生猪产业已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为特点的规模养殖将逐步取代传统的一家一户式的散养方式,成为今后生猪产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一是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户迅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养殖成本的快速提升和劳务工资的不断增长,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许多养殖散户迅速退出,家庭适度规模养殖逐年递增。目前,全县建成万头猪场6个、万头示范村6个、千头以上猪场52个、百头以上猪场1168个,规模养猪占到饲养总量的48%。二是农村养殖专业化趋势发展较快。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猪场均配备使用了先进设施,设施化、良种化、标准化程度大大提高,技术含量也逐步增加,劳动力需求重点也由劳工型向技能型变化。三是农村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提高。农民畜牧养殖合作社发展速度较快,合作社兴办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多样,工商登记手续齐全,有固定办公场所,组织机构基本健全,初步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四是生态特色养殖成为朝阳产业。黑猪养殖是该县生猪产业发展扩量提质的重要内容,也是畜牧产业提等升级的重要举措。2012年以来,由县畜牧中心组织,洛南雄麒公司供种,华阳养猪专业合作社运作,按照“基地繁育+扩繁场示范+养殖户放养”的发展思路,采用统一品牌,统一防疫、统一保护价、高出市场价回收的产业化模式,在全县发展黑猪养殖,其产品“华阳土猪”已上市热销。目前,全县已发展黑猪养殖示范村10个,达到年出栏黑猪两万头的能力。五是疫病防控能力进一步加强。该县成立了县动物疫控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加大对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执法监督。组建了全县动物疫情防控监测网络,配备了38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和疫情监测员,构建了新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应急机制,生猪重大动物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保障了生猪产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