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今年以来,丹凤县按照“依法治访、诉访分离、健全机制、大胆探索、先试先行、稳步推进”的思路,积极推进涉法涉诉工作改革试点。
一是建立改革保障机制。成立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信访事项的审查、受理、分流、转办、督促、答复等事务,追加司法救助金财政预算50万元,增拨诉前调解专项经费15万元,为改革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改革运行机制。政法各部门发挥信访、监察、督察、控申、法制、审监等作用,建立了以执法办案过错纠正责任制、办案终身负责制等责任追究机制,使当事人反映的问题通过法律程序及时公正解决到位。三是健全信访导入机制。建立“丹凤县涉法涉诉信访分流引导中心”,制定暂行办法、工作流程图,分流引导中心依法搞好审查和受理的分类处理工作。四是创立案件预防化解机制。结合“三官一律”进社区(村)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诉前调解和诉调对接工作。探索建立派出所、司法所“两所联调”工作,创建“125”矛盾调解工作方法,实现调解工作全覆盖。五是规范执法办案风险评估机制。将维护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从经济领域向办案环节拓展和延伸,在办理各类案件过程中细化评估范围,细查信访隐患,对案件可能存在的信访风险、社会稳定风险等进行认真分析评估,做到防患于未然。六是强化联动机制。政法部门定期沟通信访信息,对信访案件做到早发现、早疏导、早化解,杜绝推诿扯皮、告状无门、矛盾激化等情况发生。七是启动司法救助机制。探索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刑事被害人,按照规定在法律程序内予以司法救助。对因执法问题给当事人造成伤害或损失的依法予以纠错、补偿,4至10月已向刑事被害人救助53.74万元。八是确立涉法涉诉信访退出机制。对已穷尽法律程序、当事人仍然不服,经上级政法机关审核终结的案件,不再启动复查程序,有序退出法律程序,移送县信联办交有关部门教育帮扶,实现责任主体的转移。九是完善违法上访惩处机制。对无理缠访、闹访、反复非正常访的当事人加大打击力度,遏制了违法上访上升的势头。
目前,全县审判机关收案数量同比上升23.2%,检察机关受理控告申诉案件数量、公安机关依法处理信访案件数量同比分别下降16.7%和72.4%。全县政法机关受理涉法涉诉信访件次、因涉法涉诉进京赴省正常访件次、进京赴省越级访件次同比分别下降22.9%、23%和33.3%,总体呈现“一升五降”趋势,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试点已取得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