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一:构建县镇村三级便民平台,构筑干群连心桥。针对群众办事“跑路难”、发展产业“技术难”、维护稳定“找人难”、设施维护“服务难”等“四难”问题,县上按照“一个平台、四个中心”的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在全县各镇、村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农业产业技术培训中心、综治维稳中心、基础设施后续服务中心等“一厅式”公共服务平台。
实行干部工作直到户服务模式,实现了户有镇村便民服务联系卡、村有干部坐班办公公示栏、镇有干部去向公示显示屏、镇村干部有民情日记或民情连心卡“四有”目标。
模式二:推行群众议事周制度,搭建民主管理平台。采取“群众出题、领导点题、一周商议、三周解决”的办法,确保及时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模式三:推行诉前调解和“两所联调”模式,彻底化解矛盾纠纷。县上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加强了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两新”组织服务管理,扎实推进“三官一律”进社区(村)、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85件,已调处580件,正在调处5件。
模式四:推行信访“一卡通”和代理代办制,打造群众反映诉求的绿色通道。实行县级领导信访值周、信访接待日和包抓化解信访积案制度,面对面解决群众诉求。
丹凤县通过“四种模式”的综合给力,积极探索社会建设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同时加强技防物防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不断深化平安丹凤创建工作,使社会治安满意率和平安创建知晓率大幅上升,公众安全感不断攀升,城乡群众安居乐业。呈现出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