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李治军 许 锋)“几天前,县文联送春联就是在这个广场进行的。现在,镇上农民朋友锻炼身体、搞个活动再也不用为场地发愁了!”1月20日,商南县清油河镇干部尚巨森向笔者介绍该镇刚刚建成投用的河东移民小区文化广场。
为改变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单调匮乏状况、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去年以来,商南县加快“文化惠民工程”向农村倾斜。他们积极完善农村文化设施,为13个镇电子阅览室增配了电脑,为28个村、12个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申报、配送了锣鼓器材和秧歌服装。落实县级配套资金130多万元安装电视“户户通”26453户,建成了试马、青山、湘河三个集镇文化广场,又成功为省级重点镇富水镇争取到综合文体中心项目,今年将启动建设。结合陕南移民搬迁,该县利用民生工程等项目积极为搬迁点配建文化服务设施,去年启动建设的金丝峡镇丹南、太子坪村,赵川镇前川村,过风楼镇徐家店村等8处安置点均建有文化广场。同时,商南县加强167个村(社区)农家书屋管理,落实兼职管理员,确保定期开放,供村民阅览报纸刊物,了解致富信息。元旦前又补助资金为这些书屋征订了今年的部分报刊。该县还依托县剧团精心编排舞蹈、小品、曲艺等节目,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在11个镇演出80场次,受益群众达10多万人,连离县城180多里的十里坪镇宽坪村农民也欣赏到送上门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