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传承花鼓戏的农村大妈

传承花鼓戏的农村大妈

2014-04-17 11:23:14

康明娥老人展示自己制作的各种手工艺品

康明娥老人展示自己制作的各种手工艺品

花鼓戏演出的各种器乐一应俱全,大都是自己用手做成。

花鼓戏演出的各种器乐一应俱全,大都是自己用手做成。

  商洛日报讯 (文/图 见习记者 陈 波)爱上花鼓戏
  康明娥是山阳县户塬镇街道村下沟组人,如今已66岁的她看起来仍然精神抖擞,言笑间透露出一股率真淳朴之气。在她家里二楼的储藏室里,屋内包括花灯、车船、狮子在内的各种社火演出工具一应俱全。
  “每到年关,其他镇上都有个花灯、舞狮子活动很是热闹,而我们镇上却显得很冷清,于是我就决定成立个基层文化活动中心,让街道热闹些。”抱着这样的念头,康明娥便开始了自己的花鼓戏梦。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她,怀着强烈的兴趣,就开始拜访当地的老艺人。她利用农闲时间,翻山越岭四处跋涉,拜访当地的老艺人,虚心向他们学习请教,先后受到赵方进、李先斗、胡巽云等人的悉心指导。农闲的时候,一个人就站在门前的河边上大声地练练嗓子;有时听着老艺人唱,自己就在心里默念着。由于不识字,她就凭着记忆力反复记住老艺人们的唱词。
  “很多的时候,事先都没有完整的剧本,大都是即兴演出。”康明娥说。花鼓戏曲调简朴中存幽雅,婉转中有激昂,旋律注重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吐字讲求尖团分明,而且要求达到清亮准确、字正腔圆和满腔满调。2011年春节,康明娥个人出资筹办的舞狮、灯会、车船表演在九湾街道和户塬街道演出获得初步成功,也正是由于老艺人们和乡亲们的大力支持,更坚定了康明娥挽救挖掘陕南花鼓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心。当年夏天,康明娥克服种种困难,召集了十几名花鼓戏爱好者,向户塬中心小学借来必需的边鼓、勾锣、小镲等乐器,自制了几套服装、道具,编排了《王大娘钉缸》《绣荷包》《吆号子》《夫妻观灯》《十把扇子》等传统陕南花鼓戏。为了不断更新演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康明娥的老伴岳长茂自编的快板《户塬新貌》为花鼓戏的演出增添了新亮点、新风貌。2012年元宵节晚上,康明娥在九湾小学操场举办了一台融花鼓戏、现代歌舞、相声小品等于一体的元宵晚会,前来观看的1000多观众挤满了整个操场,叫好声不断。
  手工艺品是绝活
  在康明娥大妈家里堂屋的衣橱里,整齐的摆放着自己平日里闲暇时所做的各类手工艺品,包括葫芦头帽子、裹兜、门帘、枕套、绣球、香包、腰包以及草碗等,五颜六色,手工精细。康大妈随手拿起一个红艳的绣球告诉记者,做一个绣球需要花两三天功夫,不仅工序多,而且难做,其中所需要的白地量、红绸段子及布壳子样样不能少。“十年前,我在北京帮三女儿批发服装时,在王府井大街附近就卖给一个老外一对绣球480元呢。”康大妈得意地说。一年闲暇的时候,康大妈有时就和老伴两人到省内其他地方旅游,顺便带上自己的手工艺品,有时还能卖上几百元。去年,康大妈跟随山阳妇联参加市妇联组织的技艺展示会,在会上他卖给商家两顶帽子600元。由于参加这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很少,康大妈有时就将自己的手工艺品拿到镇上的集市卖,一年下来能卖到几千元。
  康明娥大妈的针绣活儿在当地不仅小有名气,而她的另一个手艺——面花也博得村民的交口称赞。忆起第一次做面花的情景,康大妈显得很激动,当时农村过红白喜事时,一村民问她会不会做面花,康大妈当时就答应了。为了提前把面花做好,她连夜就赶紧和面,根据自己心里所想的,就用手在面上作出各种动物的形状,然后放到锅里蒸。馍熟以后,冷却几分钟,就用毛笔蘸着各色颜料往还冒着热气的白乎乎馍上点去,等到一切弄完后,一盘面花就做成了,其中所做的当时时兴的水祭四大样蛇、乌龟、螃蟹、蛤蟆就和平日里看见的一样,第一次尝试着做就做成功了。“自那以后,谁家门上有红白喜事,都让我给做面花。”

  • 相关阅读
  • 医者仁心

    在镇安有这样一名医生,一年365天,他几乎没有完整地休过一天假;当其他医生都准点下班回家的时候,他的诊室里却还有数十位等待候诊的病人,他每天中午加班不休息不吃饭额外看病几乎成为常态;...

    时间:04-17
  • 瓦房口民警为六旬夫妇恢复户口

      商洛日报讯 (王 磊 朱恢军)近日,柞水县瓦房口派出所为一对六旬夫妇恢复户口,解决了25年的“黑户”麻烦,让困难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4月初,瓦房口派出所民警在大河村走访中获悉:该村有一对夫...

    时间:04-17
  • 镇安公众安全感连年保持省市前列

      商洛日报讯(刘佐健)近日,全省2013年度公众安全感调查再传佳音,镇安社会治安满意率为96.05%,连续三年保持全省前5位、连续九年排名全市第一,平安建设知晓率为88.42%,连续两年保持全省前20位,被省综治委授予&...

    时间:04-17
  • 瓦房口镇排查食品安全隐患

      商洛日报讯 (蔡 云)近日,柞水县瓦房口镇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彻底排除重大食品安全隐患,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活动主要集中在学校餐厅、宾馆、小餐馆、...

    时间:04-17
  • 石瓮镇建立“多功能卡”便民服务

      商洛日报讯 (吴宗斌 储茂龙 杨喜贵)近日,柞水县石瓮镇为真正服务群众方便于民,镇上为每名干部印制一张“便民服务卡”,方便群众办事和沟通。   “便民服务卡”正面是干部姓名和联系电话...

    时间:04-17
  • 米粮镇文化站荣获全省先进

      商洛日报讯 (陈绍有)日前,镇安县米粮镇综合文化站荣获全省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据悉,米粮镇综合文化站是我市唯一获得此称号的基层文化站。   近年来,该站充分利用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等平台,...

    时间:04-17
  • 柞水1.3万户农民用上生态能源

      商洛日报讯 (陈小文)无柴无煤心不慌,沼气一点饭菜香。这已是柞水县1.3万多户使用沼气农户的生活写照,沼气新能源的使用,真正使柞水农村家庭过上了低碳新生活。   在小岭镇金米村肖胜堂家中,厨房墙上贴着洁...

    时间:04-17
  • 惠民春风拂山城

    ——柞水县“马年跨越·春季开局”系列报道之五   商洛日报讯(张 珊 王 维)“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小孩读书也方便了,生病住院还可以报账,老百姓的日子硬是越过越红火!”谈...

    时间:04-17
  • 永乐镇干部走进千家问计施策

      商洛日报讯 (谭显根 惠晓丽 陈风军)镇安县永乐镇最近派出200余名镇村组干部,深入到6000余户群众家中摸底调研,问民所需,问计于民,帮助农户制定发展计划,确定“一户一策”发展项目,想方设法促农增...

    时间:04-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