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孙传卿 柯遵印)近日,商南县开展“百个支部联建 千名党员联帮 万户同步小康”主题实践活动,力争利用7年时间,通过两轮包扶,实施精准扶贫,使全县152个村11230户贫困户到2020年底实现稳定脱贫,与全国、全市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该县采取县级领导包镇、部门“一把手”包村、一般党员包户的办法,下派100名县直部门“一把手”到各村任“第一书记”,原村党支部书记任副书记,包扶部门与包扶村“一对一”组成联建党支部。选派10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全县11230户贫困户家中,开展摸底调查,建立脱贫致富登记卡。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法、一人一方”的发展思路,实行“321”帮扶机制,要求县级领导包镇选择3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部门一把手包村选择2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每月到村不少于4次;一般党员干部每人包1户贫困户;帮助村上跑项目、争资金,每年至少为村上办成1至2件实事。各镇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积极支持、全力配合“第一书记”开展工作,班子成员每人至少联系1个“第一书记”所驻村。
该县将工作重心下移,着力解决贫困村组水、电、路、视、讯问题,解决贫困人口住房难、就业难、增收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解决因残因智致贫问题。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一包到底,把所有贫困户融入到产业富民的最前沿、乡亲邻里的生活圈、和谐建设的第一线。包扶村和贫困户不脱贫,联建支部不解散、党员干部职工不撤离。还每年召开一次部门联席会议,研究整合捆绑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发挥乡土人才、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等,组团帮扶所驻村,做到“扶贫”与“扶智”结合,“输血”与“造血”同步,引导村级党组织和群众自力更生,自主创业,不断加快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