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陈卫东)“老话说得好呀,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我们村的马俊纯老人有福,病成那样子啦,全靠好儿媳赵小燕经管好转了,我们有这样的儿媳多好呀!”5月5日,当记者打听镇安县木王镇胜坪村赵小燕的住处时,同村70多岁的张老羡慕地介绍。
“哪家没有老人,照顾公公是天经地义的事,做晚辈再辛苦都是应该的。”当天下午,我们一行见到赵小燕,她很爽朗地说,“孝敬老人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现在怎么对待老人,孩子们将来就怎么对待我们。”红润的脸庞、灿烂的笑容、饱满的精神,这是赵小燕给人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面前这位就是照顾病瘫老人多年,历尽了人世沧桑的女人。
据赵小燕回忆,2010年夏天,84岁的公公马俊纯身患高血压,左半边身体突然无法动弹,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这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赵小燕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时周围村里人都觉得这一下老马迈不过生死坎了,好心人也劝赵小燕,说老人年纪大了,花钱送医院可能也白搭。“身为儿媳,我当时就想,要尽自己最大所能给老人治病,不留遗憾。”赵小燕说,她和丈夫赶快到亲戚家东拼西凑,借了几万元的外债,把公公送到了县医院做手术抢救后,老人捡回了一条命,却留下了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的后遗症。
白天,丈夫要上班,老人的看护就全落在了顶梁柱赵小燕身上。大到手术治疗,小到两小时一次的翻身、上厕所,全靠赵小燕无微不至的照料。期间正逢孩子期末考试,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又不耽误照看老人,她干脆在病房里加了一张简易床,让孩子也睡在医院里,这一呆就是四个月。为了给公公补充足够的能量,赵小燕精心制订食谱,鸭血、老母鸡、水果、蔬菜,一天3顿,都经过精心搭配后喂给公公。与此同时,一家人只要有空就守护在公公身边,缓解老人的压力。
在全家人的努力下,马俊纯住院4个月后,终于一路闯过了出血关、手术关、发热关等重重难关,回家进行康复治疗。由于长时间在医院的看护,生活规律的打乱和身体超常透支,赵小燕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和高血压。
回家康复治疗后,赵小燕十分注意公公的饮食和喂药。给公公买的瘦肉,她都要放进高压锅里炖得烂烂的,做给公公吃。每次给公公新煎的中药,她也要先亲自尝试,没有不良反应后才让公公喝。由于公公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每间隔约半小时就要上一趟厕所,她干脆把“厕所”搬到了客厅。
回家理疗半年多时间,在家人悉心照顾下,马俊纯的病情逐渐好转。现在,他已能独立行走,也会自己吃饭,并且能与家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要是没有孩子们的悉心照顾,我这老骨头早钻到土里啦,那还能活到今天。”马俊纯说,这几年让儿媳妇小燕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