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柯 鑫 明晓东)小区幢幢高楼错落有致,大街小巷车流人流有序,行道树木整齐站立,城区路网纵横分明,城周山体苍翠秀丽,文化广场热闹欢腾。“中国茶叶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商南,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正焕发着现代都市的文明气息,已成为西安的绿色“后花园”。这些如诗如画的美景新貌归功于“绿色商南、水韵商南、不夜商南、文化商南、健康商南”和“花园县城、特色集镇、美丽乡村”等目标规划的付诸实施。商南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中,充分发挥高端规划、顶层设计的先导引领作用,用如椽巨笔描绘出了陕东南雄奇壮美的和谐奋进长卷。
高端巧设计 做强大“骨架”
商南县城总体规划始于1986年,规划年限为1986-2005年,规划面积为1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万人。
2006年,聘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规划年限为2006-2025年,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达到8至10万人,规划定位为陕西省东南门户,商南县域中心,以旅游商贸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城市。
近年来,商南县始终把城镇建设规划工作摆在“龙头”位置,把城乡一体作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部法、服务一条龙”的工作理念,围绕城镇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思路,以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为目标,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风俗民情,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把时代性与超前性、功能性与观赏性、人居环境与经济园区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在规划理念上大手笔、高起点,在规划风格上凸显特色,在功能区划上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求。
在县城规划方面,先后投入2700多万元,聘请上海同济大学、长安大学和陕西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等一流规划设计单位,按照县城“东扩、南移、西延、北改”发展战略,围绕“未来10年超前、30年一流、50年不落后”这一目标,修编完善了县城总体规划;聘请上海同济大学、陕西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编制了县城建设总体规划,提出了“突出特色、彰显山水、注重休闲、服务旅游”和打造“五个商南”的发展构想;投资900多万元,建成城市规划展览馆;完成了县城整体规划、排水专项规划、二道河片区旧城改造,及县工业园区、塘坝新区、气象站片区、五里牌片区、鹦鹉沟片区、西街棚户区改造、锦园山水住宅小区等7个区域8.6平方公里的详细规划,县城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85.6%;对西街老城改造、长新路、南坪路改造等道路改造建设工程做了施工图设计,确定了县城远景发展框架和规模、功能小区以及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布局。北环大道、世纪大道、迎宾大道和长新路改造等4条大道的开发建设迅速拉大了城市框架。启动实施了文化广场、鹿城公园、滨河公园、城区道路的白改黑等项目建设,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活动的开展,使绿色商南、水韵商南、文化商南、不夜商南和健康商南魅力无限。
为了方便群众消费,便于政府监督管理,2011年,商南县规划建设了8条特色街道,即长新路、金泉路商业一条街等。同时,设立农贸综合市场、建材家居市场、粮食市场、小吃市场、货运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殡葬用品市场、废品回收市场等8个专业市场,将相关行业归入专业市场经营。
在此基础上,商南县近年又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突出循环发展,重点谋划实施了“六大园区、四大基地”建设项目,实现了工业经济突破发展。六大园区,即产值过百亿的冶金法硅科技产业园、西部最大的彩印包装产业园、西北最大的茶叶加工产业园、陕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大理石精深加工产业园、钒产业园和铁产业园。四大基地,即西部电子产品生产基地、秦岭绿色食品加工基地、西北最大的石油开采用品生产基地和西北新型医药化工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