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园区、四大基地”规划的80多个项目全部实施,投资总额在200亿元以上,建成后工业产值将达到30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60亿元,届时商南工业经济将快速崛起、成倍扩张、实现赶超。
如今,商南县城80余栋高楼拔地而起,县城和集镇居住人口达到13.5万人,其中县城常住人口达到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33%,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做足水文章 大打绿色牌
商南县城七水缠腰,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力资源优势。围绕“水韵商南”建设,在县城规划建设过程中,商南着力凸显县城水韵文化,在穿城而过的7条河流上做文章,拓宽县河,建成5座橡胶坝,蓄水成湖、沿河植柳,河上建桥,通过水系的整治和贯通,形成连续通透的水系景观,打造出“一河清水映碧柳”的秀美风姿。在文化广场、人民广场、火车站广场,修建广场喷泉,扮靓文化元素,展现水韵魅力。大力实施县城扩绿、庭院增绿、道路建绿、水岸造绿、苗圃植绿“五绿”工程建设,通过城市公园绿地、道路绿地、生态绿地的交织组成绿色景观网络,从而形成“显水透绿”的城市形态,实现“迎山接水、显山露水、借山用水、依山亲水”目标。
为了有效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突出县城特色,塑造县城风格,提升县城品位,商南县邀请陕西唐荣风景园林设计有限公司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完成了《商南县城绿地提升改造方案》《商南县城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各区域详细规划和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对城区28条街道、70余个单位、11个居住区、14个花园及城周山体编制了详细的改造提升方案,并配套相关图片,用于指导城区道路、花园、单位、居住区的绿化改造提升工作。通过科学规划,形成了“一廊穿城、两园傍水、三场鼎立、多线交织、节点均布、景区环抱”的绿地系统结构和点线面结合、相互补充、功能完善、特色明显、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化规划体系。
2013年,商南县结合“美丽乡村”创建,又编制了《重点六镇“生态画廊、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将“绿色商南”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城镇建设、经济林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等相结合,逐步建立起远近呼应、片网结合、田林交错、山川衔接的造林绿化新格局。
从形象到内涵,商南县全方位构建城市特色基调,在整个老城区充分发挥“水—绿”城市特色,尽情展现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城市新风貌。
目前,全县森林总面积达到22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5%。城周所有山体的绿化率达100%,河道绿化普及率达90%,水体岸线自然化率达81%。县城33条街道绿化普及率达100%,道路绿化面积占道路总面积的83%,林荫路推广率达64.5%。城区绿地面积达330.9公顷,绿地率达到38.5%;绿化覆盖面积359.3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1.8%;公园绿地面积62.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44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2%。县城新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达95%。城乡居民徜徉在绿色怀抱,呼吸着新鲜空气,喝着纯净水,吃着绿色无公害食品,幸福地分享着“民生红利”和发展成果。
发展特色镇 培育新农村
针对各地城市千城一面、缺乏个性特色的状况,商南县把突出城市特色与塑造城市形象作为规划设计的切入点,努力在“创特色、抓精品、上档次”上下功夫,按照“一镇一特、一地一景”的要求,打造亮点,塑造个性。将小城镇建设与陕南移民搬迁、园区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做好基础设施、镇域扩建、产业培育、形象提升等各项工作,力争做到“建设有魂魄、发展有底蕴”,让百姓望山见水记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