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风娥幸福的全家
商洛日报讯(文/图 孙传卿 马湘雅)商南县富水镇湖田村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纯朴善良,勤劳肯干。在村子,有一位普通而平凡的农村妇女,她八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和患病老人,靠打零工供养三个女儿上大学,她用柔弱而坚强的身躯撑起家庭的一片蓝天,用至善大爱书写孝老爱亲的和谐彩章,用点滴真实演绎秦岭“最美家庭”里的感人故事。她就是被人们点赞为好妻子、好儿媳和好母亲的“最美母亲”陈风娥。
不离不弃好妻子
在县城狭窄的租住房内,我们见到了现年43岁的陈风娥。生活的苦难、岁月的沧桑使这位农村妇女本应柔滑的脸庞多出了几道皱纹。
从交谈中了解到,1990年陈风娥和家徒四壁的丈夫汤宏保登记结婚。婚后两人在茶坊村国道旁开了几年饭店,随后又和丈夫南下深圳打工数年,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正当她和丈夫满怀信心、准备大干一场时,不测的厄运突然降临,2006年丈夫一夜间突发脑中风瘫痪在床。“老天,我的命咋这样苦啊?”突来的打击让陈风娥在夜晚悄悄地抹泪。为了让丈夫站起来,她毅然决定送西安大医院治疗半个月。据陈风娥回忆,在西安的某晚,为了配合医生治疗,防止丈夫血管破裂,她纹丝不动地按住丈夫瘫痪的大腿,整整熬了一个通宵。由于西安医疗费太贵,后转到商南中医院治疗。为了省钱,陈风娥到县药司买廉价药,请医院方姓医生每天下班到家里给丈夫打吊针。
每天早上,陈风娥总是第一个起床,准备全家人早饭,给丈夫煎熬内掺有蚯蚓、蚂蝗、甲虫等动物的中药,后给丈夫端饭喂药、擦洗身体,一切料理完毕,她就扛着锄头到田里干农活。又累又饿回到家后,又要给丈夫端屎端尿、洗刷尿布。有时丈夫便秘排不下来,她就用手指把大便一点一点抠出来,从不掩鼻嫌脏。为了使丈夫体表不患上褥疮,不管是盛夏还是严冬,陈风娥总是坚持半夜起来给丈夫更换尿湿的衣物。
除了承担沉重的农活儿外,陈风娥还要想办法筹措落下的数万元医疗费。她利用农闲到附近打零工,采茶,帮人收拾房子,别人不愿干的脏累活儿她都抢着干。超负荷的劳动,使陈风娥体力透支,营养不良,她多次昏厥,但醒来后继续接着干。看到丈夫的四肢有了知觉,病情有所好转,陈风娥沉重的心轻松了许多,她感到再苦再累都值得。
侍候公公好儿媳
陈风娥把公公婆婆视为自己的亲生父母,一如既往地照顾好二老的衣食起居。
2012年,公公患胃癌住院,陈风娥昼夜陪护在身边,端尿,喂饭,抓药,不嫌脏不怕累,与其说是儿媳妇,倒不如说更像是亲生女儿。老人脾气古怪,稍不满意就破口骂人,但陈风娥偶尔受委屈后从不抱怨。她对同病室的邻床患者家属说:“谁都有老的时候,人老了最需要理解。作为一家人,不能啥事都计较在心。”婆婆生前也曾逢人夸奖说:“我儿宏保这辈子找对人啦,遇到了陈风娥这样既贤慧又通情达理的好媳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012年,陈风娥娘家的亲生母亲在失踪30年后又回来了,但父亲已在十几年前另娶继母。看到年迈的生母遭遇有家回不了的尴尬,善良的陈风娥就把母亲接到城里出租屋与自己住在一起,主动承担起赡养义务。生母现年66岁,患有重度糖尿病,视力模糊。陈风娥若外出中午不回来,都要给母亲准备好可口的食物放在身边。为了防止发生安全意外,即使夜里时间再晚,她也要赶回来照顾母亲,而且买回一些老年营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