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木猴

跳绳

老鹰捉小鸡

滚铁环
商洛日报(记者 吕丽霞 李 亮)
渐行渐远的童年游戏
童年的游戏温暖过无数人的记忆,远去的童年游戏,令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种玩的方式,更是失去了一份孩子们之间由游戏缔结的友谊以及游戏所带给孩子的纯真和童趣。只要重温这些正在消失的游戏,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游戏都非常有益于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这种“益”并非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并且许多游戏都是在大地上完成的,因而与环境,或者说与自然充满了和谐。
“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当这首打满时代烙印的童谣响起来时,你是否又梦回童年了?游戏是孩子童年时期最好的伙伴,有了各种各样游戏的陪伴,孩子的童年才能过得丰富多彩。每个时代的游戏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游戏慢慢消退,成为人们心中美好的记忆。翻开尘封的记忆,虽然它们如今大多已难觅踪迹,但是童年的回忆却留在了我们的心底,有种美丽叫回忆。
古老游戏乐趣多
跳绳、抓石子、打纸面包、弹琉璃蛋、滚铁环、打木猴、捏泥人、踢毽子、跳皮筋……这些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最常见的游戏,既轻松快乐又活动了筋骨,它所带来乐趣也深深地印在六零后到八零后甚至一些九零后的脑海中。
在市区一家单位上班的小敏谈起小时候的游戏仍津津乐道。小敏说,她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那时候,尽管物质生活贫乏,但并没有感觉日子特别的昏暗,留在记忆深处是鲜亮的阳光,快乐的伙伴和有趣的游戏。喜欢游戏,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现如今做家长的动辄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给孩子买一个玩具,然后让孩子躲在房间里摆弄,可这种快乐哪能跟伙伴们在一起所拥有的快乐相比呢。
在小敏的记忆中,小时候好玩的游戏很多,丢沙包、踢毽子、抓石子、跳皮筋,这些游戏百玩不厌,她和小伙伴们乐在其中。那个时候,玩具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或是废品利用。记得男孩子们总爱玩“打仗”的游戏。那时候正在演《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地道战》等影片。一帮孩子就扮上刘洪啊、王强啊,把红领巾打起来当红旗,排着整齐的队伍,自豪的喊着号子,似乎自己就是游击队员了。还有一种是“古代战法”——骑马打仗,双方对垒,每队排一队人马,一人背着另一人,双方冲到一块,被背的人互相推拉,只要一方背上的人脚先着地就算输了。有时也玩“斗筋”,单腿独立,用手拉起另一只腿屈膝到独立腿膝盖处,双方互相攻击,可用弯曲的腿膝盖顶对方,也可下压或上挑,致使一方不能支持而倒地或提着的腿脚着地即为失败。失败方可另上一人与胜者继续战斗,轮番上阵,坚持到最后的一方就是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