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童年放开玩
小敏回忆,周末,她和小伙伴们来到丹江河边,到河滩上拣一些光溜溜的小石子一玩就是半天,有时她们上学还随身带着石子,课间休息十分钟时间也要拿出来玩。同为女孩子的李莉说起儿时游戏时神采飞扬,她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丢沙包,有时把整个游戏玩完,对家才能上场,每到课间十分钟,她便和同学拿粉笔画好格子,就迫不及待地玩起来,常常是玩得听不到上课铃声。因为自己爱玩,李莉也是一个缝沙包的高手,她记得最多的时候,她和小伙伴一下午缝了三个沙包,然后七八个人凑在一块玩,场面好不热闹。而她们也是在快乐的游戏中建立起友谊。
那个年代,男孩子们玩的更野,玩具更多。上树掏鸟,下河摸鱼,自己在树上折个带叉的树枝绑上橡皮筋就是弹弓,找个铁环,铁丝做个勾就能滚铁环。虽然物质上困难,但快乐从不打折扣。今年42岁的小涛家在农村,他记忆最深的是小时候滚铁环和学自行车的日子。那时村里场院和学校操场就是孩子的乐园,每到下午他们各自带着铁环在那里比赛,刚开始是几个人,最后成了一大群,像一阵风一样在场院里飘过,扬起阵阵尘土。最热闹的要属过年,那时候大人小孩子都学自行车,学校的操场上到处都是学骑自行车的人,一个人在前面骑,几个人在旁边照顾,然后一个一个地轮着来,先是歪歪扭扭地要人扶着,后来就慢慢地顺畅了,自己就骑着自行车故意靠近那些初学者,然后在大人小孩子的一片笑骂声中得意洋洋地骑着自行车离开。小涛说,现在想起那些日子,他耳边还能听到呼呼的风声,感受到那种快要飞起来的快乐。1985年出生的赵杰小时候最常玩的是打木猴。赵杰记得,小时候邻居张伯是木匠,他经常到张伯的废料中找木头,然后张伯给用工具三下两下就给他削出一个木猴,他在父亲的帮助下安上钢球,然后在木猴上涂上红色和蓝色的圈圈,这样拿鞭子抽起来,旋转的木猴就像一团红色和蓝色的烟雾,特别漂亮。赵杰谈到,那时候玩的快乐,在做玩具的过程也是快乐的,村里的小孩都到张伯那儿要过木猴,张伯总是笑眯眯地帮他们做,从没给过冷脸子。父亲帮他钉钢珠时手皴裂的样子、仔细地涂颜色的样子至今还印在他的脑海中,想起那个场面心里就觉得很温暖。
期盼孩子健康成长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的游戏发生着变化,这些风靡一时的游戏慢慢地消退在历史的尘埃中,人们也只能在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中追寻往日快乐的痕迹。
目前,网络游戏和动画片成了时下孩子最主要的游戏方式。众多家长表示,孩子每天在电脑和电视机前呆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与伙伴外出玩耍的时间,随着网络与人们生活联系的进一步紧密,这种趋势也在明显增强。部分家长发现,由于孩子长时间玩电脑,网上一些成人化的东西已悄悄地潜入孩子的大脑,孩子过早地成熟,长期沉迷于网络,孩子性格变得孤僻,不善于交流。对这种现象,很多人也表现出了担忧,这些虚拟的网络游戏,既不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又不能促进孩子与人交流与合作,同时,血腥、暴力和成人化的东西又会教坏孩子,这样的游戏又怎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呢?
如今,一些八零后九零后也在感慨,现在的孩子无法体验他们小时候玩跳绳、滚铁环时的那种纯粹的快乐,他们的身体素质也远不如上一代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古朴但又充满乐趣的游戏早已在大街小巷、社区学校销声匿迹了!而占据孩子们心灵的早已是那些各式各样,带着“声电光”的超人、遥控车等高科技产品和各式各样的洋娃娃及小狗熊!那么,在那些游戏渐行渐远的今天,我们是否能创造条件,让这些古朴而又简单的游戏重新回归,让他们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的游戏,伴随着现在的孩子快乐地玩耍、健康地成长。
时代不同了,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拥有自己儿时的回忆,每一个人的童年都会有时代的烙印,硬说哪个时代的童年更美好,哪个时代的童年更无趣,都是失之偏颇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