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丹凤县狠抓机遇,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简称“丹治”工程),取得丰硕成果,被灾区群众誉为“保水保土保命”工程。
丹凤县水土流失率为61%,涉及“丹治”工程48条小流域,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38.24km2。在实施过程中,该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积极探索推广基本农田方田化、植树造林规模化、水利工程配套化、防洪工程标准化、封禁治理制度化、交通道路等级化、村容村貌整洁化和流域治理公园化“八化同步”的水土保持治理模式,针对河谷川塬区、北部中山区和南部中低山区等不同的地貌特点,采取坡面工程、沟道工程和水利水保工程相结合而又有所侧重的治理方法,在各项目区构建起了宜田则田、宜林则林,上、下游全面布局、立体空间兼顾的立体水土保持防护网络体系。结合“7.23“水灾建设的桃花谷水保科技示范园已晋升为国家级,成为陕西省现有的五个示范园之一,成为丹凤的一张名片。
项目实施7年来,共治理流失面积723.13km2,项目区内植被增加,土地利用结构更合理,布局恰当,建成了基本农田和林果业等基地,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流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带动了主导产业发展,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