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记者 肖 云 见习记者 陈 琛)听说洛南县柏峪寺镇有养蚕的传统,6月9日,记者慕名前来,车快到镇上时,路边就出现了一片片嫩绿的桑园,有桑园的地方必定有养蚕人,走访打听中,记者很快找到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蚕人——何云云。
何云云是王塬村人,以前一直在家种庄稼,2009年开始养蚕,5年下来,何云云总结出一套养蚕经验,并负责为本镇蚕农提供优质的蚕苗。“领到蚕籽,在温室加温2天后,就可孵化出小蚕,在蚕盘喂养12天,也就是两眠之后,就可以发给养蚕户了。”何云云说,镇上只有她和另外一家孵化小蚕的蚕室,发给蚕农后剩下的小蚕她会继续喂养,等到它们吐丝结茧后,再卖蚕茧挣钱,一斤优质蚕茧卖30多块,每年养蚕能带给她约5000多元的收入。
丈夫在外打工,两个孩子还在上学,45岁的何云云认为自己已过了出门打工的年纪,因此格外珍惜这份在家里就能挣钱的差事。自养蚕后,她集中三四亩地种起桑树。每年5月桑树吐出新叶,忙碌的养蚕生活就开启了,春蚕、夏蚕、秋蚕三茬过后,直到9月天气变凉,不能再继续供给新鲜的桑叶,才有几个月的偷闲时间。因为今年天气凉,桑叶出来的晚,就只能养两茬蚕。何云云说,“养蚕不辛苦,就是过程太琐碎。”蚕经过四眠就开始结茧,生长周期约40天左右。喂养小蚕时,要把桑叶切碎,还要时刻关注它们的成长变化。何云云告诉记者,除了细心,还要特别注意蚕室的卫生,因为蚕很爱干净,稍微受一点污染就会生病,而这也意味着一年的收入就会打水漂。蚕不能吃带露水的桑叶,何云云就把采摘桑叶的时间安排在每天下午。蚕一天天长大,消耗的桑叶也越来越多,采摘桑叶的任务也在加重,直到蚕身通体透明,停止进食桑叶,就说明它快要作茧了,这时只要把方格簇放在平地铺上,蚕就会自己爬上簇结茧。
由于蚕茧价格降低,农村年轻劳力大量外出,村里养蚕的人由最初的十多户减少到现在的几户,而何云云依然坚守在这个队伍里。“前段时间有事不在家,错过了孵化春蚕的最佳时机,只好在别处进了半张小蚕来养。”现在,她除了一天喂三次蚕,还要打扫蚕室,洒白灰消毒,定期给桑叶打药。何云云说,再过七八天,她的蚕就能结茧了,而新一轮的忙碌也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