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李 勇)6月17日,市方志办工作人员专程赴商州区夜村镇洛源村,对罗公碥进行实地考证,在当地村民带领下,在石崖上找到了沉寂250多年的“乾隆二十二年罗公碥”石刻,进一步丰富了《商于古道》文化景区有关内容。
在洛源村,70岁的村民张军民逐一介绍了霸王寨、铜佛龛的具体位置,工作人员在铜佛龛以南的石崖上找到沉寂了257年的“乾隆二十二年罗公碥”石刻。
据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商州知州罗文思编纂的《续商州志》记载:“郡东四十里有碥,最险绝。缘延半壁,仄径凌空。丹江绕其下,奔流激箭,危石狰狞水中,俯视黝黑。”“然宽不足三尺,长亘五六里,崖势倾侧,石骨呈露,不受寸土。马蹄蹴之如履镜面,执鞭者侧足夹持以走,惴惴乎骨惊神戄,盖行人苦此久矣。”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四月,时任商州知州的罗文思捐廉俸银五百两,招募工匠将商州州东铜佛龛碥路开辟成大道,外凿石为栏以保安全,内壁开石洞以便行人避雨憩息。当年十月竣工,使昔日绝壁变为通途,商旅往来者欢呼不止。为赞颂罗文思善举,故称之为罗公碥,并刻石记之。
“罗公碥”石刻的发现,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鲜活的资料,也为开发建设商于古道文化景区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