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权 涛)山阳县“双包双促”扶贫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以来,市县两级142个包扶单位投入资金1748.8万元,510个包扶项目全面启动实施。
调查资料显示,山阳县有240个贫困村,3.74万户12.85万名贫困人口。为确保“双包双促”行动取得实效,县上分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和记实卡,组织各级各单位深入所包镇村和农户,主动服务,跟进实施,形成了“领导牵头、干部帮扶、群众配合”的良好格局。县上组建工作队,深入全县23个镇322个村,全面开展摸底核查工作,将贫困对象划分为五个类别,建成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社会事业、基层组织五大建设档案和涵盖所有贫困人口家庭基本情况、人口结构、家庭收支、贫困原因及致富意愿的登记卡。在广泛征求意见和群众座谈的基础上,县上按照“每镇1名县级领导包抓、1个县级部门牵头、5个以上科级单位包扶”和“县级领导包6户、科级领导包5户、一般干部包4户”及每个科级单位包抓一个贫困村的思路,编制完成了第一轮142个贫困村、1.85万户贫困户帮扶总体规划,大力推进搬迁扶贫、项目扶贫、教育扶贫、增收扶贫、健康扶贫、保障扶贫等六大工程。各包扶单位和个人深入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深入村组一线实地考察调研,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积极协助所包村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包扶计划、方案,设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县上健全机制,制订考核办法,实行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评比、半年一通报、年终统一考核验收,并将“双包双促”工作任务纳入各镇、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同时积极统筹整合各项惠农政策和项目,形成了“政府投、项目带、群众筹、社会帮”的资金筹措机制,推进扶贫攻坚行动不断深化。
目前,市县两级驻村包扶部门先后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80多万元,发展核桃、板栗、九眼莲等特色产业基地7.24万亩,发展代料香菇35万袋,设施养鸡11万只,养蜂81户230箱;新修硬化通组联户串户路172条105公里、桥涵6座,实施安全饮水工程422户;完成民居改造、场面硬化95.65万平方米,新建了11个文化活动室和15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