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张 珊 朱恢军)初夏的金井河沿岸,和风轻拂,草木葱茏。车过老庄村,跨过一座桥便进入柞水县瓦房口镇老庄村丛家湾移民搬迁安置点。已经建好的几排格调统一、整齐漂亮的两层半“洋楼”正忙着外粉和内装修,二楼平台上的铝合金护栏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从凉水沟大东沟搬到这里的廖武家的二楼虽然还在装修,他已迫不及待地住进了还未装修的一楼。
走进廖武的新房时,他正在房前搅拌水泥,请来的一个村民正在楼顶打地坪。据瓦房口镇干部老王介绍,凉水沟大东沟原来有十几户人家,现在搬迁的只剩下五户人了,慢慢的就搬完了。
“我以前住的大东沟交通十分不便,家里住的地方离通组路还有6里路,回家只能骑摩托车。”说起搬迁,廖武情绪就很激动,“以前一年到头忙下来,只能落个1万多元,搬到这来还不到一年,我就挣了3万多元!”廖武以前在西安开出租车,前些年回到家乡,买了一台货车跑运输,由于车开不到家门口,他每次回家都将货车寄存在大路旁的熟人处,既担风险又影响生意。2013年上半年的一天早晨,他还在家中休息,接到一个电话,货主急着要拉一车洋芋到河南,运费2200元。他说需要一个小时才能从沟里下来后,货主等不及,就重新找车了。这件事对廖武的刺激很大,他坚定了搬出深山的决心。果然,搬到移民点后,交通方便了,他的运输活越来越多,挣钱的路子更宽了。
采访过程中,刚好遇上瓦房口镇纪委书记陈永富查看移民搬迁点修建情况。据他介绍,该镇大部分群众居住在高山地区,环境十分恶劣,有的地方水电不通,还有的长期遭受地质灾害威胁。该镇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大力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程,建设金台、金狮、金星、街垣、老庄搬迁点3个,计划搬迁710户2120人,搬迁户设计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将搬迁点建设成集生态休闲、农家居住为一体的新型、开放的人居环境。同时,组织搬迁群众实施林果、劳务、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