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超跨越发展看山阳”系列报道之六
商洛日报(高军军)在银花镇街道村,一排排整齐的楼房排列有序,每个楼房顶都安装节能的太阳能热水器,在街道村的广场上,一杆红旗高高飘扬在蔚蓝的天空下,水泥路宽阔干净,一个新型的秦岭小城镇正在崛起。今年以来,山阳县按照“做美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思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四化”工程为载体,实施“十大工程”,建设“四大片区”,极大地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山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城镇增容三大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药业兴县、旅游活县四大战略,积极落实开放带动、产业带动、项目带动三大举措,全力抓好农业产业开发、工业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旅游和水力资源开发、城镇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六件大事,全力以赴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在城镇化进程中,该县按照“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统筹协调、基础突破、开发新区、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建设秦岭南麓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扎实开展了“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创新工作机制,多方筹措融资,加快建设步伐。城市建设规划体系日趋完善。在完善《山阳县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完成了22个镇的总体规划和户家塬等6个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西河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十里大道、县域工业集中区等10余个重点工程规划及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县城“十二五”排水规划、漫川关重点镇区域性控制提升规划等专项规划和漫川关镇文化旅游古镇规划。完成了51个新农村示范村和40个集中移民安置点建设性详细规划,规划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突破。目前,全县城镇总体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县城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60%,城镇详细覆盖率达30%。城市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根据县城规划布局,坚持“西进、东扩、北升、南优”的发展思路,将西河新区路网、十里大道、体育大道、南大街东延等5个市政工程和山阳中学南扩、县医院迁建、三中、三小、第二幼儿园等6个社会事业项目进行打包捆绑,采取BT模式投融资建设,项目总投资7.2亿元。目前,污水处理厂和城区路灯改造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垃圾处理厂已进入试运营;新建改造集贸市场3个、公厕15座,硬化城区道路13条,南大街、北大街、丰阳大道、体育大道等主要街巷绿化及城区小广场、人民广场绿化提升工程、绿岛和花箱绿化等已全面完成,文化会议中心竣工并投入使用。小城镇建设方面,投资4亿元,按照“规划再提升、投入再加大、建设再加快、功能再增强、品位再提升”的思路,继续抓好漫川关镇、高坝店镇、户家塬镇三个省市重点镇建设的基础上,把板岩、杨地、小河、色河、十里5个镇作为今年县级重点镇,重点扶持,加快建设,打造亮点,稳步推进十里——县城——色河一体化建设。
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山阳按照“生态优化、环境美化、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山水园林城市定位,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和园林县城为目标,着力在新型规划体系建设、城镇功能设施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挖掘城市内涵、创新工作推进机制上下功夫,努力把山阳县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旅游城市。随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和国家级园林县城工作的逐步推进,山阳县的市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通过加大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人员保障力度,扎实开展城区交通秩序、市容环境卫生、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活动。目前,城区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主街道两侧建筑物整洁优美,广告牌匾设置规范,乱贴乱画、乱设摊点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在园林化城市建设方面,山阳加快硬件建设,不断完善了城市功能。通过土地置换、财政投入、争取资金、企业投资、单位筹建等多种途径,共筹集资金12.7亿元,加快设施建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创新融资机制,多方筹措资金,每年实施十大工程,拉大城市框架。大力实施城区硬化工程。先后建成了西河大道、体育大道和过境路带状公园,修建了苍龙山森林公园西山门等景观绿地,营造了四季长青、三季有花、特色鲜明的绿化园林新景观。目前,山阳县的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37.4%,绿化率达到3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8平方米。大力实施城区亮化工程,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了城区建筑物、城周山体、背街小巷道路亮化工程。实施老街改造和市场建设工程,老街路面宽度由过去的5米拓宽到现在的8米,配备了健身器材,市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实施环保工程,投资3700万元的县污水处理厂及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为打造环境优美县城发挥了积极作用;投资3900万元新建的垃圾填埋场竣工交付使用,县城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