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四皓墓园外景
商山四皓墓园内的碑林园
商山四皓墓园一角
商洛日报讯(文/图 本报记者 刘少鸿 唐淑君 左 京)唐朝诗人白居易经过商于古道时写下诗句:“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中。”此中提及的正是位于我市丹凤县商镇境内的商山。在商山脚下的四皓墓村,坐落着一座占地3亩左右的古朴的商山四皓墓园。没有绝世的雕栏画栋、亭台楼阁,但此墓园是商于古道上绝对不容置疑的精神地标。据史料所载,公元前200年左右,秦朝的四位博士东园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为避秦祸长期隐居商山,与商山结缘。后其出山助汉高祖太子刘盈顺利登基后辞高官厚禄,又归隐商山,后人感其皓皓风骨,尊为“四皓”。千百年来,往来于商于古道上的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商贾游人,将四皓的故事传颂南北东西。
四皓墓园谈四皓
夏日的四皓墓里,古柏清翠葱郁,亭亭如盖。3位先贤(东园公唐秉、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的坟墓保存完好,表层被碧丝一般的绿草轻轻覆盖。墙壁上,随处可见刻画着四皓故事的碑文,在青砖古瓦的映衬下更显古朴脱俗。在墓园的前院里还可见很多精致的盆栽,为陵园更添一丝灵气。盆栽的主人也是四皓墓里唯一的管理人员,名叫杨忠录。老杨今年67岁,自上世纪90年代从丹凤县文化馆调入四皓墓文管所,老杨在这里已经坚守了20多年。“2007年本来已经到了该退休的时候,但没有找到接替的人,我就一直在这干着。”老杨说。
有关商山四皓的史料如是记载:时汉高祖刘邦欲废太子盈,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吕后雉用张良策,令卑词安车,招四皓伴游。刘邦见后认为太子有德望,且羽翼已成,遂打消废立之意。盈称帝,吕后封四皓,不受。仍入商山隐居。四皓归天,葬于商山之阴商洛镇,陵园称四皓墓。相传汉惠帝为四皓兴墓时,由三千御林军从长安带来结实细密、略称粉白、立身较好的壤土为冢。昭令过往之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顶礼膜拜,年年祭祀。商山四皓由于其不慕名利的品行而受万世称颂。
常年在四皓墓园工作,老杨自己都数不清楚把商山四皓的这段故事给别人讲了多少遍,而每次讲解他都会将自己新学的历史知识融合进去,令讲解声情并茂、引人入胜。如今,老杨俨然已成为四皓文化的研究专家。但老高中毕业的老杨面对往来游客的赞许总是风淡云轻地笑着说:“成天要在这儿讲,我不懂就学,听王立群教授的《百家讲坛》,研究汉史。平时来的客人里有好多专家学者,人家讲我就在这听,也记下来。我还搜集一些当地关于四位老先生隐居的传说。也就是把这些学来的东西都融合到我的讲解里头,全面一点,有意思一点罢了。”每每提起四皓,老杨总称之为“四位老先生”,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却也亲切非常。让老杨谈四皓,他总有说不完的话,表达不尽的感情,可以说,四皓精神侵润着老杨工作学习生活的每一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