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师傅曾经当过兵,1992年退伍之后,在商州区无线电二厂工作过一段时间。从2006年起就开始开出租车了,现在的他在黄沙桥附近租了两间房,房租260元,老婆在客都超市上班,月入一千多,勉强够贴补家用。宋师傅谈起现在的生活,他还是有一点点担忧。去年冬天,自己因为得糖尿病住院,花费不少,再加上长期开车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身体每况愈下,也不知道还能开多长时间车。他心想万一以后身体支撑不了,就得放弃开车,到时候孩子的上学,家里的花费就是一个大难题。“但不管怎样,都要往好的方面想,没有过不去的坎。“宋师傅微微一笑。
渴望得到理解
之前,在采访一个通村客车司机时,他对我说,说我们累吧,还有比我们更累的,你看那满街跑的“的哥”,不仅要集中精力开车,还要东张西望等乘客。“时间就是金钱”对他们而言才是最好的体现。他们没人敢说自己能按时按点吃饭。到头来还有很多人责怪他们,在车缝中挤,在人流中穿,其实也就是一些个别现象,他们的无奈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但愿城市中能够多些理解。
39岁的任志敏是一位出租车司机,他也说,理解就好。
目前,商洛市区运营的出租车共有三百多辆,分别挂靠在四个公司,市运司、区运司、鹤城、恒通,出租车司机每月付相应的管理费给所属的公司。2013年,市区出租车起价费由3.5元上涨到4元,但很多司机反映,价格上涨带来的是乘客减少。而且天然气价格也在不断上涨,收益与原来差不多。
今年年初,出租车司机每月所付的管理费上涨,由原本的150元增加到300元,这让很多出租车司机头疼。人力费、加气费、车辆维护费等费用除过后收入少之又少。车辆更新费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支出,出租车基本都是八年一换,更新前,司机提前要备上近10万元钱,才能更换一辆新车。
除过所花的基本费用外,出租车司机还要注意各类规定,以免跨了罚款的红线。诸如每个公司都有明文规定,司机应按照日期更换当天的坐垫,例如周一应用印有星期一字样的坐垫。不管有什么样的原因,如果不按规定,也要缴纳相应罚款。
任志敏说,公司的规定他能理解。出租车本就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出租车驾驶员就反映着整个城市人的素质。因此,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2010年,他被评为“陕西省安全道路文明驾驶员”,2012年,他被评为“出租车文明驾驶”文明标兵,荣誉接踵而至,而这一切都源于他的细心和包容。开车时,任志敏如果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就会下车把老人扶上车,关上车门,如果有人说没带钱,他也不埋怨什么,只开玩笑地说,下次给就行。
“开出租车不仅仅是为了生计,还希望能够为别人提供便捷的服务。”任志敏说。他每年都会申请爱心送考,其实在他心里,一直装着一份宏伟的事业,那就是公益,但因为能力有限,条件有限,到现在还没能完成。“咱平时能做点什么嘛,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帮上别人的就尽量帮吧。”他说。
结缘出租车
柯长书说,他这辈子跟出租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5年,柯长书26岁,开始在商州城里跑港田。4年后,他利用所积攒的钱在西安车辆交易市场花3.6万元买了一辆旧奥拓车,开始了“的哥”生活。那个时候,因为城里的港田还比较多,出租车价格略高,整个城里共二三十辆的出租车也少人光顾。开了1年后,无多少收益,柯长书开始后悔了,他把车卖了。
几个月后,车价一直掉,无事可干的他又开始心动了,再次花钱买了辆车,跑起了出租。“没办法,港田挣钱,但我好像跟它只有4年的缘分。”柯长书笑着回忆他当时的决定。
2002年,个体出租车挂靠公司,出租车有了统一的管理。的士帽、计价器、空车牌成了出租车的3个明显的标志,当时起步价是3元,但出租车的颜色尚不统一。